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

ID:33262205

大小:1.6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3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_第1页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_第2页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_第3页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_第4页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织材料学教案14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纺织品的基本服用性能。2、使学生掌握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涵义、内容、评价测量指标。3、使学生了解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内容及其评价测量指标2、教学难点:纺织品服用性能评价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教学与学习建议:1、教学建议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实验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内容涵义及其评价指标;充分做好实验准备。2、学习建议通过讲解了解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具体内容;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掌握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熟悉有关国家标准,熟

2、练掌握测试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第十四章纺织品的服用性能第一节纺织品服用的外观性能一、光泽1.织物的光泽织物的光泽是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和来自内部的散射反射光的共同贡献。2.织物光泽的评价与测量图14-1二维对比光泽度测量方法示意图3.二维漫射光泽度图14-2二维漫反射曲线的测量方法示意图4.影响织物光泽的因素二、白度、色度、色牢度三、抗褶皱性能及褶裥保持性能1.抗褶皱性能(1)折皱与抗皱性织物被搓揉挤压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折皱性。抗皱性为在力作用下产生折痕后的回复程度,即织物抵抗此类折皱的能力称为抗皱性。其影响织物的外观和平整。(2)抗皱性的测量及指标①折叠法θ图14

3、—3垂直法θ(a)图14—4水平法②揉搓拧绞法(3)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原因及主要因素①纤维性状②纱线结构③织物几何结构④环境条件(4)改善抗皱性的方法2.织物的褶裥保持性(1)织物褶裥保持性的一般概念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折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性。(2)褶裥保持性的测量及指标通常采用目光评定法测试织物褶裥保持性。基本程序是:织物折叠熨烫洗涤对比样照褶裥保持性评价。(3)影响褶裥保持性的主要因素(4)改善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方法3.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的相互关系(1)抗皱与褶裥保持机制的差异(2)两者的相互关系四、抗起球与钩丝(一)抗起球1.起球性织物在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

4、,不断经受磨擦,使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于织物,在织物表面呈现许多毛茸,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着过程中不能及时脱落,并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这样的小粒被称为起球。2.起毛起球机理(1)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a)毛羽(b)起毛(c)纠缠(d)成团(e)收紧成球(f)脱落图14-5织物起毛起球过程(2)起毛起球的机理单位面积起毛起球量h(毛羽量)T(理想曲线)b(断裂脱落量)P(起球量)图14-6起毛起球与摩擦作用时间的关系3.测量与评定方法(1)圆轨迹法图14—7圆轨迹式起球仪(2)马丁台尔法图14-8马丁台尔型磨损仪(3)起球箱法图14-9箱式起毛起球仪(4)基本评定方法4.起毛起球影

5、响因素及消除方法(1)影响因素(2)消除起毛起球的方法(二)织物的钩丝性1.钩丝性:织物中纤维和纱线由于勾挂而被拉出于织物表面的现象称为钩丝。2.织物钩丝性的测量方法和指标:①钉锤式钩丝仪测量方法②刺辊式钩丝仪测量方法图14-10织物钩丝测量方法及机构示意图③箱式钩钩丝仪测量方法3.影响织物钩丝性的因素:(1)纤维性状方面(2)纱线性状方面(3)织物结构方面(4)后整理加工方面五、悬垂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悬垂程度是指织物在自重作用下下垂的程度。下垂程度越大,织物的悬垂性越好。悬垂形态是指织物伸出部分能形成均匀平滑和高频波动曲面的特性。分静态悬垂性和动态悬垂性两种一、静态悬垂

6、性1.定义静态悬垂性是指织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悬垂度和悬垂形态。2.测量方法及指标图14-11织物悬垂性测量示意图图14-12悬垂比计算示意图3.影响织物静态悬垂性的主要因素二、动态悬垂性1.定义动态悬垂性是指织物(服装)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的悬垂度、悬垂形态和漂动频率。2.测量方法和指标3.影响织物动态悬垂性的主要因素4.可能的发展六、起拱第二节纺织品的手感一、织物手感的定义与内涵1.织物手感的定义织物手感是织物某些机械和物理性能对人手掌刺激所引起的综合反应。2.评价对象及内容织物手感或触觉风格的评价方式有感观评定法和仪器评定法。前者是依靠感觉器官获得的“风格语言”评价;后者是通过仪器测定织物有

7、关的物理、力学量,然后计算得到织物的风格特性和等级。二、织物手感评定1.手感评定的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可归纳为一捏、二摸、三抓、四看。2.手感用语表14-2手感用语中英文对照参考(*原16类)编号英文中文中文1*Heavy重轻2*Thick厚薄3*Deep深厚(身骨好)肤浅、浅薄(身骨差)4*Full丰满干瘪5*Bulky蓬松瘦薄6*Stiff挺疲、烂7*Hard硬软8*Boardy刚糯9Koshi回弹性好回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