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

ID:33308185

大小:2.2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4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_第1页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_第2页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_第3页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_第4页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熟白茆塘区域生态调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熟白茆塘区域(支塘段)生态调查报告上海塑根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吴良仁摘要:通过对白茆塘区域(支塘段)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介绍,对规划区域的土壤、动物、植被等环境进行现场调查,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得出相关结论,为江苏东方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议和依据。关键词:白茆塘;土地利用;生态调查;景观分析;结论建议一、概况江苏东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共占地3600亩,地块西靠白茆塘、东临湖漕塘,南临现状村落农田、北靠沿江高速。白茆塘水路通往长江,地理位置优越。基地南面的204国道连接区域性公路,为园区提供便捷

2、交通。园区周边用地性质包括工厂,自然村落,学校和农田。1.1气象气候白茆塘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根据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白茆塘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5.4°C,年均总日照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48%,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1054毫米,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为最多,常年平均月降水量为l61毫米,降水日13天。12月份月降水量最少,为37毫米。12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为7天,每年6―7月份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常有一段阴雨天气,称为“梅雨”,

3、苏州市平均入梅期为6月l6日,平均出梅期是7月9日,梅雨平均为204毫米,但各年多寡不一。白茆塘周围地势较平,常风向为NE(东北风)向和SE(东南风)向,频率均为9%,次常风向为ESE(东南偏东)向和SSE(东南偏南)向,频率均为8%,全年在NNE(东北偏北)和SSE(东南偏南)向之间出现的风的频率为57%,强风向NW(西北)向,最大风速24m/s,年平均2.6m/s。影响本地的台风平均2-3次/年,风向NE(东北),一般6-8级。1.2地质地貌白茆塘所在区域为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地形较平坦。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水位

4、埋深一般为-1.8至-2.8米左右,地下水变化幅度一般为1.0米左右。地势低平,地面高程3.5~4.8米。白茆塘区域支塘段河道缺乏治理,使得河道淤积和个别水道的堵...塞,区域内外水量交换很少。白茆塘除了个别临河的住宅为石砌的驳岸,大部分则为长有大量水生植物的自然湖岸。二、土地利用与生态景观分析1研究方法利用规划局提供的平面图,结合卫星航拍图,对基地进行分析,再根据现场土地利用和生态景观实际情况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核查和校正。2结果分析2.1土地利用和生态景观现状白茆塘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包括8种,分别是道路、农田、村落、绿地、

5、河流、鱼塘、菜地和其他。2.2景观分析(1)基地70%为农田,其次是村落和河流,村落沿河流呈不规则分布,村落的嵌入增加了农田的不规则性,农田还具有较大的聚合度,分布比较集中。(2)经过现场的实际勘察,发现基地内的河流呈现萎缩的趋势,甚至个别已经堵塞的现象,对河流缺乏治理和维护。3结论与建议白茆塘区域现状整体受于扰程度较小,保持有大面积的河流,在规划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河流在该景观区域中占有相当大的面积,这对于整个区域来说是一种资源,应加强开发利用。(2)林地面积相对较小,林地在水土保持、净化空所和维持自然生态

6、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规划建设中保持现有林地,并增加绿化面积。...(3)目前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建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景观破碎化,增加斑块之间的连通性,以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如整个开发区域内的绿地应尽量连接成整体,减少道路等建设引起的分割效应;湖岸应尽量采用近自然生态型护坡结构,多采用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使岸上绿地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相互连通。三、陆域生态调查分析1土壤1.1研究方法(1)按照代表性原则和均匀性原则,在白茆塘外围陆地、河流南面和河流北面设置了土壤取样点。采用手摇钻采集30㎝地表土,分别装入样品袋贴

7、好标签纪录后,带回实验室分析。(2)分析方法和检测限如表所示。表土壤分析方法和检测限检测因子(土壤)分析方法检测限检测因子(土壤)分析方法检测限有机质重铬酸容量法--pHGB6920-86--镉EPA71300.2mg/㎏铜墙铁壁EPA72102.5mg/㎏铬EPA71915.0mg/㎏锌EPA79500.5mg/㎏汞GB/T17136-970.0025mg/㎏------1.2结果分析1.2.1酸碱度和有机质白茆塘区域的土壤pH值平均为7.20,各样点差异不大,普遍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65%,这与这当地

8、长期以来的各种植被的自然生长有关。表土壤权酸碱度和有机质监测因子土壤1土壤2土壤3pH7.137.257.22有机质1.751.651.541.2.2重金属表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因子自然背景土壤1土壤2土壤3镉0.2<0.2<0.2<0.2铜3528.926.122.1...汞0.150.03360.01710.0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