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

ID:33335827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4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_第1页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_第2页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_第3页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万宁振华学校:王刚飞校长振华学校在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回想起6年前第一批318名学生刚来学校的情景,振华学校校长王刚飞感触颇深。由于当时办学条件差,在与家长交谈中不难看出他们对振华学校寄予期望的同时还搀杂着几分担忧。如今,振华学校已发展了三所分校,在校学生1500多名学生,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说起学校快速发展的要领,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孩子读书不但不交钱,而且享受两免一补,家长为什么每学期要花上几千元钱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读书?这是因为学校紧紧围绕:责任、教师、育人和课改,狠把质量关,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一、“欲

2、成才先成人”,从育人入手为学生补上精神之“钙”2003年秋天,第一批学生走进了振华学校,通过摸底测试发现学生基础差,比如在语文基础方面的拼音不过关,汉字的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都不懂,识字量极少进而影响到谴词造句和写作能力;在数学方面计算(心算、口算、笔算)能力低,底子薄。通过观察还发现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振华学校校长王刚飞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优秀人才的培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通过教育为学生打造上佳的底座,让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该校校长王刚飞的倡导下,学校德育处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发展档案,对学生的行为、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测

3、评;教师则结合平时对学生脾性、品质、性格的了解,通过师生谈心、晨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围绕“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不同主题,学校还经常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爱心教育等活动,为学生种下一颗有良知、有责任的种子。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牢记和理解振华学校校名的深刻含义:振华——振兴中华,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浑然不可分割,时代需要有责任感、有良知和有骨气的人……学校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最终目的。因为如果不懂得做人,学的知识越多却反而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反拉力者,要4学会做人首先必须从亲情入手,尊敬父母、孝敬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感恩。将感恩教育的理念一点一滴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

4、处,深刻地懂得了感谢父母,并将这种感恩转变成加倍学习的动力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同时,学校以活动育人的理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刚开始也有许多教师不理解,认为活动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可时间一长,老师们放心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会主动要求上进,学习动力一增加,学习效率就明显提高,也就弥补了“耽误的时间”。二、采用分层教学、课堂授课改革、导师制,在课改的道路上实现“三步走”  刚进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而家长又望子成龙的心切,如何才能转变这些人们眼中的“差生”呢?振华学校决定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小班制,每班30名,根据因

5、材施教的思想,把学生按基础编成A、B、C三个层次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A层班级除认真落实教学大纲之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提高;B层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适时加宽内容;C层打牢基础,查漏补缺,确保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三个层次之间进行流动,依照个人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  分层教学完成之后,学校又进一步实行了课堂授课改革。我校在课堂授课上大胆创新,并逐步探索出了“引动导探、自主合作、建构运用”的授课模式,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全面思考的能力。  当新课改进行到第

6、二年的时候,学校又针对那些发现依然有“弱势群体”——学习实在有困难的学生配备“导师”,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为其量身制定最佳学习方案和发展计划。  三、思想成长比业务成长更重要,教师要做“会学习”、“会反思”的人  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实施课程改革、教育学生成才,离不开具备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  为此,该校努力倡导教师做“两种人”——4会学习的人和会反思的人,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敦促教师的思想成长。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铸师魂”工程:先是订购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教师人手一本,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之后统一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教师考核,通过强制学习使教师产生共鸣和

7、震撼。大部分教师由此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都主动订阅了有关的教育期刊,并在学习和交流中使教育思想得到升华和完善。接着,学校又把阿尔伯特哈伯德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的《送给加西亚的信》作为教师必须学习的第二本教材。《送给加西亚的信》向人们所展示的,是一种罗文精神,一种将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确切地说,是一种敬业精神,一种独立完成任务精神。它强化学员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找借口。通过学习,敬业、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