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

ID:33336937

大小:47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2-24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_第1页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_第2页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_第3页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_第4页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主题班会-用心灵赢得心灵.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场白:我为什么要回到学校?用心灵赢得心灵--班主任工作探索李镇西开场白:班主任为何丧失了幸福感?一个手机短信上的笑话:“英语”的汉语注音“英国女婿”“因果关系”“银行利息”“阴沟里洗”“应该累死”……幸福感丧失的客观原因:学校管理有问题主观原因:情感麻木、思想缺失、智慧匮乏、科研萎缩一、德育的困境从19年前的一个教育悲剧谈起。《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的文章——《中国青年报》在头版给了一位“不知到底为何自杀”的女中学生——宁小燕以相当可观的版面。像宁小燕那样热切地追求“真善美”又过于天真的好学生,当

2、今已经很少见。而她走极端的解脱方式——自杀,却大声发出了“在玫瑰色教育下走入社会后感到困惑的众多青少年的呼唤”,以至记者用醒目的黑体字质问道:“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身为一个中学生,对这样的质问并不觉得奇怪。多少毕业生都曾对他们的恩师说:“您教给我们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不顶用。您想让我们做大好人,可社会容不下我们。”那些头发中有些许或许多银丝的“园丁”,对此往往只是摇头,叹惜世风日下,然后回到课堂仍旧向新一批学子传播他们坚信的正确思想,然而一切往往都只是轮回而已。…………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

3、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梆梆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以自信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略;请给他们

4、以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以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以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二、新德育的特点(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向学生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师生关系是精神对话关系。(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爱学生,把学生当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人性教育,还意味着教育过程充满人性,充满人情味……帕夫雷什中学的毕业致词(片段)--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要和母校告别了,而我们教师今天也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一生中能登上的这种楼层并不那么多,也许能上三十至五十层。对

5、我来讲,今晚就意味着登到第三十二层楼了。你们虽然将离校走向生活,但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要知道,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使我们伤心。幸福――就是崇高的生活目的,理想,是人要求力达到的最高点。……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贡献:留下稳立于花岗岩基石上的、高墙耸立的楼房,留下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和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你们也将生儿育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你们自己。要把人类创造的纯洁道德、美和智慧都传给你们的子女。小伙子们

6、,要把姑娘当作未来的母亲尊重,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要永远记住,爱――就是给你所爱的人以幸福。姑娘们,要高度珍惜女性的自豪。当你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学时,我们教师中许多人还将在学校工作。要知道我们将在你们的孩子身上看到你们优良品格的反映。但愿这种反映将是纯洁无暇的。(3)新德育是“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平等意识的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平等意识的培养,对他人的尊重。(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这里所说的“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全过程,把德育的时空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把德育视为一

7、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去体验。(朱小蔓:一个孩子买自制饮料……)(5)新德育是“唤醒(期待)教育”:“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6)新德育是“渗透教育”:“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德育因素”。朱小蔓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德育是

8、盐,不能单独给人吃,必须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营造德育情境: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致辞)、教师节(让学生给教师颁奖)、无监督考试……(7)新德育是“活动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