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有效教学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

ID:33339371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4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_第1页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_第2页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_第3页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_第4页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色语文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追寻本色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学孔宪功最近有幸参加了市区某校“城乡联动,区域协作”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大主题,有两个关键词:“阅读教学”与“有效性”。这里“阅读教学”的具体所指是文言文《三峡》教学与散文诗《荷叶母亲》的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当前比较“时髦”的话题,尤其针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学内容泛化、虚化、非语文化现象,针对初中生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提出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常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一种新

2、的探索。过去我们讲“效率”,是讲在一节课中,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否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是不是丰富,教学环节是不是严密……主要是看老师的“教”。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以知识为本”,为“以人为本”所取代。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3、;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的问题,现在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教学的效率高不高,产生的学习效果好不好。6我很认同下面的观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

4、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但同时,这种技能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前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积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以上算是对主题的解读吧。结合这个主题,审视今天的课例,观课的视角就落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

5、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学有所获。比如,张老师的《三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了作家、作品知识,字音、词义的知识,巩固了写景要按顺序、要抓特点的常识。老师让学生查阅《古汉语字典》,根据语境选择义项,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环节虽小,意义重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张老师在说课中提到,自己从未尝试“多媒体”制作,这次教研活动,促使她填补“空白”,“与时俱进”,对她虽属挑战,但对学生,直

6、观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片,那山那水的意境,激发他们解读《三峡》的兴趣,并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重要字词句的列举,加点词的解释,通过屏显,进行突出与强化;文章思路的梳理、内容的概括、特点的揭示,通过点击,一目了然,又省下板书时间。虽然,阅读教学不一定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如果不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还欣赏张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就课文中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字句,进行提问,然后在同学的帮组或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语境寻求答案。这是新课程提倡的“自主”的

7、学习,它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开放的环节,它开放的是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活动空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胆略。一堂课,学生能有这样的“获得”6本已不错了。而教研活动,就是为了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要让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更为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就要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问题上做理性的思考。以《三峡》为例,我们要思考的是:文言文教什么?公开课上文言文教什么?《三峡》教什么?“教什么”的依据有课程目标、教材、学生等要素。还可以参

8、阅考纲,它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文言文学习,要背诵优秀诗文,积累实词虚词,要会翻译句子,理解基本内容……明白的说,文言文,要教学生需要的,考试要考的,哪怕是公开课也如此。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不少公开课,把文言文当作一般的现代文学作品来赏读,先简单梳理思路,再品读重点语段,注重文字美与内容美的感悟,而忽视了教学对象(初中生)和文言文的“特殊性”。这样的示范课,误导了一些教师,以为在公开课中,基础的内容不宜过多,于是,就“省下”了注释或翻译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