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

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

ID:33349517

大小:30.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_第1页
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_第2页
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_第3页
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王维《渭川田家》对比技巧的运用摘要:王?S是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他多才多艺,不仅精通音律,还擅长绘画,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维对绘画提出了“水墨最为上”的观点,他把绘画中的水墨画,视为最高的境界。他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深受绘画影响,把绘画中的对比手法巧妙运用到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不施色彩,不事雕琢,一首首诗如同一幅幅画,清幽淡远,充满了真实感和生命感。关键词:色彩之对比;动静之对比;虚实之对比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派

2、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卓有成就,还长于书法绘画,精于丝竹音律。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与绘画等艺术相互渗透,正如苏轼所评价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作为一代大家,在文学、书法、绘画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对王维诗画评价如此之高实属难得,足见王维的诗画艺术成就之高。《渭川田家》是王维晚年创作的一首田园诗。估计此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后期,是作者隐居蓝田时游览渭水两岸农村有感而作的一首诗。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右丞妙于田家,此是其得意作。

3、”明代周?E《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王世贞曰:田家本色,无一字淆杂,陶诗后少见。”可见前人对王维这首田园诗的评价有多高了。“诗中有画”,充分说明王维的诗具有很强的立体结构感,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这种超强的立体结构感,得之于他纯熟的绘画技艺巧妙用于诗中的效果。中国画讲究构图,在古代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构图过程是绘画的诸技法因素构成的过程,而对比手法是绘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技巧手段,也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技巧。对比即是矛盾,在绘画上它表现为形式的对比,因为绘画是通过形式而体现内容的,比如黑与

4、白、动与静、强与弱,疏与密、虚与实等的对比,通过对比使画面产生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达到绘画作品的形式美。而王维的这首田园诗深受绘画构图技艺影响,完美地运用了对比这一技巧,完成了一幅田园画精品,堪称其诗中之美画。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所运用的对比技法。1色彩之对比中国传统山水画初期遵循“随类赋彩”的法则。到了隋唐,山水画虽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儒道思想的影响,士大夫审美趣味的改变,抑制色彩的观念便逐渐盛行,王维在他的《山水诀》中云:“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自他提出“水墨为最上”的观点后,水墨便逐渐取

5、代色彩的地位。王维创造的水墨画法,不施色彩,专用墨的浓淡作渲染,画面意境清幽淡远,这种画法也运用到了他的诗作中。在《渭川田家》这首诗中,整个画面以青白两色作基色,色彩素淡,诗中画面的背景色就在下面这四句诗中:“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雉?g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夕阳西下,余晖映照着灰色的村落,深深的村巷里牧童正驱赶着一群牛羊回家。野鸡在田野里鸣叫,成片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抽穗,翠绿的桑叶已经变得稀疏,蚕宝宝吃足了桑叶正准备吐丝作茧。诗中的“斜光”和羊群的“白色”,在暮色中十分醒目,渲染了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

6、。句中麦苗、桑叶的“青色”,渲染了春意盎然的田园生机,农作物的“翠绿”与蚕身透明的“白色”又形成鲜明的对比,春天应该是鲜花盛开,色彩绚烂的,但诗人在整首诗中没有描绘春天鲜艳繁杂的色彩,而是运用“青”“白”两色,浓淡相间,显得宁静而幽远,使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以“青(绿、翠、碧)”,“白”两色作基色,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济州

7、过赵叟家宴》等,青白对比,化纷繁喧闹的世界为宁静,化绚丽多彩的自然为素淡,他的审美情趣及当时的心境使得诗意宁静,淡远,空灵,充满了禅家的寂然意味。2动静之对比王维特擅长营造一个寂静的世界,然而再给予这个寂静的世界以生命的律动。他创作的这首田园诗一开头便把大背景设定在落日之下,整个世界开始“回归”于宁静,但在宁静的暮色气氛中,却充满了动感,充满了生命的感觉。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照”“归”“念”“候”“?g”“眠”“荷”“语”,这些动词使诗中所构建的画面具有了动态的连贯性,动和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静态的

8、墟落与动态的斜阳相对比;静态的灰白穷巷与动态的回归牛羊相对比;静态的野老与动态的牧童相对比;静态的眠蚕与动态的野鸡相对比;浸没在暮色中的绿色田野与质朴纯真的农夫相互之间热情的话语相对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命感,一幅“田园暮归”图在静美中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机,却自始至终又给人以和谐闲适之感,禅的意味本不是空寂而是内心生活中的生命感觉,这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审美情趣息息相关。暮色中的农家生活,色彩看起来似乎是单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