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读后感

川端康成读后感

ID:33358049

大小:54.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川端康成读后感_第1页
川端康成读后感_第2页
川端康成读后感_第3页
川端康成读后感_第4页
川端康成读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端康成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年少时看川端康成的小说,总难体会他的好。《雪国》是写得不错的,《睡美人》可以满足猎奇心,《千只鹤》失于形式上的琐碎,《伊豆的舞女》是否太淡了?这即是当时的感受,追求强烈的对比和冲突。  四五年前再读他的小说,开始引用大量名词,将他的风格笼统归纳为美与丑的对立,物衰景败人寰的日本殇情,而日本其它作家的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就连岛国不知名的作家笔下,也会生出对美,纯真极至之追求。近日再读他的小说,发现从一开始就追求作品意义和表现手法,反而会失去他小说中联绵不绝的气韵,好比人的脉路不通畅,整个人就不精神。  川端康成的《篝火》是我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之一,以少年倾慕少

2、女的视角展开一篇小说,一波三折,从对少女幻象的怅惘,实际接触后的失落到同情,最后升华到瞬间的美,似乎几句话就可以说完,也没特别的新意。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整个感官却非常立体,人物外部的描摹,内心的感受以及场景烘托,始终贯为一气,他用极其细致的线条勾勒出整个轮廓,随之润色,在尾声部分以篝火,鱼鹰的意象渲染整个色调,整个看起来,墨色相当均匀。换句话说,我可以把他的小说当成工笔画来读,笔触正是“高古游丝描”。  近日把他的《湖》连读两遍,发现以往忽视和没注意到的地方。当初吸引我的是,这篇小说的结构更趋西化,失业者银平和甘做老人情妇的宫子分为两条线索。两条线时而分开

3、,时而又产生似有似无的联系,但银平和宫子这两个人物始终没有正面交流,除了钱包事件外,他们的生活并没发生冲突。  这两条似有似无的线,正是《湖》的迷人之处。西方现代小说隐藏的线条往往会深入到哲学的范畴,而川端康成的“藏”却是从悟走向空,从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执迷走向瞬间的幻想和感慨人生的无常。两条线不是越刻越深,最终汇为一流,而是越来越淡,到尾声几乎看不到痕迹。银平从追求表亲,怀念母亲走向跟踪女学生并和她偷情,是他执着美的过程;从他被学校开除,女学生冷静下来(好象换了个人),跟踪另外的少女,捕萤节到和肮脏中年女性喝酒,是他从感伤的留恋走向自我放逐的过程,既然无法

4、捕捉和把握美,他便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引向世界的另一端。即便文中不交代,我们也可以想象银平的结局。  写银平这个人物,川端康成用了大量意识流。从现实到过去,从过去再到过去的过去,再反过头来,技巧可谓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然而,阅读过程中,读者是不会感到技巧卖弄的。大量意识流的回忆实则和现在进行时暗合:银平始终都在兜圈子,失去母亲,失去表亲,失去女学生,结局不外乎如此,这构成了他自我放逐的核心动力。而宫子这个人物,似乎比阴平“领悟”得更早,她一开始就陪老人睡觉,丢失钱包后,她既不奢望能找回来也不打算报案通缉银平,甘心面对和接纳丑的她没有抗拒的力量也不打算挣扎。  

5、匪夷所思的人性,这样的故事如若直接通过大框架和强烈的对比来表现,恐怕失真和滑稽吧。笔触向内出发,会看到人物丰富的层次,微妙的情节和对话中隐藏着被省略的冲突,川端康成把它们压下去了,就像国画中留白一样,大量的空白实际上述说着无限的内容,“空”并不代表完全没有,而是和现实相关照,呼应,以“有”构成整体的气韵,从地平线升起来,逐渐弥漫到空白处,很难用语言诉之清晰。与其说说川端康成的文笔美,不如说他是通过整体的氛围来营造作家脑海中的“真实”,他不会说些处处出彩的话来影响整个布局,却用细致的笔法无时无刻捕捉美的流逝。  《湖》最精彩的部分在“捕萤节”那一段,这也是银

6、平放弃跟踪少女(和宫子及她弟弟有联系的女学生)转折点。在捕萤节上,买了一笼萤火虫的银平最后一次跟踪了那位能让他想到表姐,想到教授班级女学生的少女。在那里,银平看到站在少女身边的少年已是另一个人,不过几个月时间,少女的心就变了,即便以前的恋人病症痊愈,少女对他的情感恐怕也难如初了。银平悄悄绕到少女身旁,把一笼萤火虫偷偷挂在她的腰带上,这恐怕就是银平和少女告别的礼物,也是和过去的自我告别的见证吧。这一节看得让人难受,人对无常的感悟并没得到解脱,而是从彷徨走向消极。离开少女之后,银平去灰色地带找了个四十来岁,在他认为十分丑陋的女人,和她喝酒并打算带她开房却最终放

7、弃。最终那一刻的犹豫,意味着生活还在继续,失去对美索求的动力之后,沉沦至死也非那么简单。  关于《湖》这个题目,川端康成并没太多针对湖水的描摹。从整篇小说上看,我们只知道银平的父亲葬身湖中,他在湖畔和表亲嬉戏。倘若在《雪国》中我们还能看到大量关于雪国的描摹的话,《湖》中关于“湖”的能见度已经降到最低,而“湖”又无处不在,整个小说都弥漫着湖畔的水气,投一颗石子过去,几环波纹很快散开,没人知道你我曾经来过。——————————————————————————————————————————————  比尔·波特《禅的行囊》不过半天就翻完了。个人觉得没他的《空谷

8、幽兰》意义大,这是针对修行来谈的。即便我一再告诫自己不要以有色眼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