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

ID:33359801

大小:148.3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25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ttp://www.chinalawedu.com/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答案  法律教育网第一时间为2014年司法考试的小伙伴公布答案啦!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以下各题所列A、B、C、D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  试卷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

2、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  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  2.甲怀疑医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医院设灵堂、烧纸钱

3、,向医院讨说法。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刑法规定,下列哪一看法是错误的?  A.执法为民与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涉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  B.甲属于起哄闹事,只有造成医院的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寻衅滋事罪  C.如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则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D.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为有效维护医疗秩序,法院可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  3.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

4、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http://www.chinalawedu.com/  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  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  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4.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

5、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C.“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5.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

6、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6.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

7、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http://www.chinalawedu.com/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7.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

8、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8.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