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ID:33372786

大小:1.4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5-12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1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2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3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4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http:www.100point.cn2关注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的作文。http:www.100point.cn3(一)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语”+“话题语”+“要求语”新材料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语”+“要求语”有无“话题语”是话题作文命题和新材料作文命题的根本区别。话题作文以“话题”为范围;新材料作文以“材料”为范围,审题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作文更具开放性。ht

2、tp:www.100point.cn4(二)旧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1.在文体要求上:旧材料作文一般只要求写成议论文;新材料作文则要求“自主确立文体”。2.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旧材料作文要求必须引述材料(引议联结)新材料作文则要求可引可不引(一般引用)3.在“立意”上:旧材料作文立意必须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与全面观照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立意;新材料作文立意可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或局部含意,以不脱离材料含意为底线。http:www.100point.cn5(三)、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寓言故事型(寓言、成语、历史故事)新闻事件型(生活事实)来源图表数据

3、型(漫画、表格)诗词警句型(诗词曲、警句、歌词)多则材料型形式单则材料型http:www.100point.cn6(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写新材料作文难就难在怎样把它转化为话题作文来写,转化为一般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来写。转化的关键点就在于两点:审题和立意。下面介绍单则材料作文的五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http:www.100point.cn71.找主要对象法:整体把握材料,划出材料涉及的对象,分清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从主要对象入手立意。例: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不小心从溪上的小桥上掉了下去。他紧紧地抓住桥上的栏杆,心想这次一定死定了。有个路过的

4、人告诉他“不要害怕,你跳下去就会踩到地面了。”盲人不信,死死地抓住栏杆。过了很长时间,他的手失去了力气,就掉到了地上。于是他自己笑着说:“哎,早知道是实地,何苦要支撑那么久呢?”立意角度示例:从次要对象(路过的人)入手:不要袖手旁观;帮人要帮到底。从主要对象(盲人)入手:有时候要相信别人,作明智的选择,不要一意孤行。http:www.100point.cn8例:在一次聚众讲道时,佛祖问弟子们:“人生有多长?”有个弟子回答:“五十年。”,佛祖摇头,弟子又说:“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答案不断地缩短,最后有人回答:“一小时。”佛祖依然摇头,

5、说道:“人生只在一个呼吸之间。”关键句:“人生只在一个呼吸之间。”立意示例: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2.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往往在材料的开头、结尾中,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就容易立意了。http:www.100point.cn93.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人、事和物等诸方面的关系,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例: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立意示例:戒贪婪结果原因http:ww

6、w.100point.cn104.辨感情倾向法:材料的爱憎之情鲜明,褒贬之意突出,立意时不可反其“情”而行,不可背其“意”而驰。揣摩材料的感情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掌握命题意图。例:有一只蚌为了不被人抓走,把珍珠吐到一旁,结果珍珠被人拿走,生命保存了下来,它得意地说自己多聪明。另一只蚌则笑曰:失去了珍珠,你还活着干什么?感情倾向:失去了珍珠,你还活着干什么?立意示例:要活出生命的价值,不能苟活于世。http:www.100point.cn115.多角度分析法:可以多角度立意。事实上,要紧扣材料的中心意义或选择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例:

7、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http:www.100point.cn12角度一: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主题“怎样看待事物

8、”、“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角度二: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主题“言与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