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

ID:33377234

大小:70.3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25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_第1页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_第2页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_第3页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_第4页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文史哲》注释体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史哲》注释体例(一)引文的标示引文分为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吉接引文系指正文中吉接引用相关文献中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引文用引号引起來。篇幅比较长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直接引文,不加引号,另起行,以口成段落的形式出现,段落左边整体缩两格(第一行缩四格),并变字体,与正文相区别。间接引文也称作意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引证文献的主耍内容或观点概括表达出來。无论是玄接引文还是间接引文,正文小的注释号统-•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对专门词语做注释时除外,注释号可紧随其后)。每条注释不分段。所有注释均按照前后顺序逐条依

2、次编排。注释可以放置于当页下(脚注),也可放置于文末(尾注),各刊任选其一。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或用右上角码1,2,3……,不管选择哪-种,注释前的编号应与正文中引文后的序号-•致。通过注释序号将正文中引文与页下和文末注释准确对应联系,完成文献引证的功能。(二)注释的标注“注释"小对直接或间接引用或参考的文献说明其來源出处,称为“资料性注释"(Referencenotes),通常以相对恻定的格式反映出来;对正文内容中的术语、概念以及提到的事实、观点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辨析或评论的文字,称为“内容性注释

3、”(Contentnotes)。1.资料性注释的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资料性注釋屮各项目的标注,应以被引证文献的版权页为准。此外可参考相关的书名页(扉页)、封面、封套等;析岀文献的标注应以析岀文献木身提供的信息为准,也可参考所引文集或期刊等的目次页。原则上各标注项a应与原文献保持一致。(1)专著:责任者(责任方式)/题名/卷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责任方式与题名之间一律用冒号;责任方式为“著''可省略。示例1:戴裔煩:《〈明史•佛郎机传〉笺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tt,1984年,第6页。示例2:许毅等著:

4、《清代外债史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95页。中译本著作,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放在题名Z厉。示例: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区宗华译,广州:小山人学出版社,1991年,第4、5卷合订木,第429-431页。(2)析出文献: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见)文集责任者(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册/出版地/岀版者/岀版年/页码。文集责任者前的“见”在不产生歧异的情况下,可省略。示例1:汪子春:《屮国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见自然科学研究所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

5、78年,第382—391页。示例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笫9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为同一作者时,可用省去责任者。示例1: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5页。示例2:李,忐刚:《早期传教士在港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一一遐迩贯珍〉》,《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9年,第135-143页。巧信、档案资料等应标识析出文献的形成时间。示例1:蔡元培:《复孙毓修函》,1911年6月3日,见

6、高平叔、王吐儒编注:《蔡元培书信集》上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9页。著作、文集的序言、前言有单独的标题,可作为析出文献來标注。示例1:黄仁宇:《为什么称为“屮国大历史”?——小文版自序》,《小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示例2: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见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页。(3)古籍:古籍既冇传统的刻本、抄本,也冇具冇现代出版形式的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情况比较复杂,可根据古籍形式的不同选择标注方式。1)抄本或刻本标注顺

7、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木/页码。其中篇名、部类名为选项。原刻本标注版本信息,页码冇两面,标注时应注明,用a、b或上、下区分。示例: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九页a。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点校木、整理木、影印木古籍为现代出版形式,引用时可参照现代著作(包括析出文献)的标注方式,其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册、页码。作为文献题名的一部分,卷次、部类名及篇名应与原著保持一致,卷次用汉字数

8、字标识,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点校木、整理木、影印木的卷册系根据现代印制需要划分的,与原文献卷次不同,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置于页码Z前(选项)。点校木、整理本、影印木应标注现代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出版者、岀版时间),也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木”“影印木''等。页码通常为现在的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