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ID:33387812

大小:28.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1页
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2页
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0年第5期矿产与地质第14卷2000年10月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Y总第79期!!!!!!!!!!!!!!!!!!!!!!!!!!!!!!!!!!!!!!!!!!!!!!!!!!!!!!!浅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赵力强(丽水地区矿产资源管理局,浙江丽水323000)摘要:初步阐述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重要性,探讨编制市、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步骤,并介绍了规划编制工作中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容;方法中图分类号:P694;X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1001-566(32000)05-0311-031编制防治规划的目的意义编制防治规划是保护地质环境,实施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编制防治规划,其目的是通过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性调查研究,基本掌握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纲要,科学合理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基本查明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可能的危害程度,按轻重缓急提出分期分批治理方案和科学的防治对策,为地方政府有

3、计划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提供宏观决策和技术依据。科学地编制防治规划的意义:一是可以体现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作用,有的放矢地对隐患点进行分类监测、重点治理,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地质灾害治理总目标、总要求。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编制规划,能使全社会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自觉地保护地质环境,避免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三是争取国家支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有效途径。四是地矿部门履行地质环境管理职能的主要手段,是主动防灾减灾的一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它可以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变

4、被动为主动,在与自然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可以有效地在易发区、危险区内组织开展群众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预防地质灾害发生,使地质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点。2防治规划的主要内容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第十条规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地质灾害现状、防治目标、防治原则、易发区和危险区的划定、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基本措施、预期效果,这就!收稿日期:2000-06-26作者简介:赵力强(1962-),男,地质高级工程师,地矿资源管理。311为编制防治规划提供了法规依据。规划报告是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最终成果,充分利用所取得的资料

5、,运用文图结合的形式,在全面阐明本区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进行稳定性、危害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和做出科学的防治规划。规划报告应分二个部分,即地质灾害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l)地质灾害评价部分①环境地质条件。主要介绍本区域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及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等情况。②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全面论述地质灾害类型、数量、规模、形态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潜在危害程度及诱发因素等等。③地质灾害稳定性及危害程度评价。根据各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确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6、原则,结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划分危险区和易发区。根据取得的资料,对稳定性、危害性大的重点灾害(隐患)点逐个进行详细论述。(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部分①总则。阐明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规划适用期限及基准年等。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根据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并综合考虑人类经济活动,自然环境、灾害体介质结构条件等因素,对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及危害程度作详细的评价。③防治对策与防治规划。为更好地、更符合实际地制定防治规划,规划应考虑人口密度、工农业生产总值、主要交通干线、重要设施等因素,提出地

7、质灾害易损性分析,以地质灾害易损性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合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考虑防治规划区的划分。规划分区通常分为三个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规划分期一般应分:近、中、远三期,各期的防治对象及数量根据灾害点的危害性和当地经济条件综合考虑确定。④编制地质灾害点分布图、防治规划图,全面准确反映地质灾害分布状况、防治规划及防治对策。要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要素齐全、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均艳。市级规划图件比例尺为l=20万、县级比例尺为l=l0万。⑤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附表。附表是防治规划工作的最终成果之一,它由

8、各灾害点的调查表、评估(价)表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产生时间、地理位置、灾害类型、产生原因、形成条件、触发因素、灾害特征及受灾情况、发展趋势、防治措施建议。3编制工作方法与步骤为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规划报告质量,现就以市、县级防治规划报告编制工作,谈点粗浅的体会。(l)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立组织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