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ID:33397239

大小:3.2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2-25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性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m中医学院引言颈椎病是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包括颈周围肌肉、关节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退变增生直到压迫神经、血管等,并诱发与之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娱乐生活日益丰富,长时

2、、}jj的使用电脑,看电视,使用高级软床,以及在生活中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学习压力过重,长时间伏案,使得颈椎病的发病日益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在各型颈椎病中最高,在50%一60%之间,它严重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以手法治疗

3、疗效可靠、无痛苦、容易为患者接受,是临床首选方法;手法治疗中又以旋转扳法较常用,然而以旋转扳法为代表的临床诸多手法却由于其技术基础对施术者的要求过高,以至于这些手法并不能很好的普及和推广,甚至只能在专科内应用;为此,课题组经过查阅总结大量的资料文献,结合临床治疗的一些经验,认为软性复位手法能为神经根型颈稚病的治疗提供简单易学,安全实用、有效的推拿技术指导,便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基层医院、社区中的推广,为基层全科医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瘸提供更简便、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课题为向丌维主任运用软性复位手法和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总结,对

4、这两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本文主要论述:1.运用软性复位手法和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2.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20分量表积分改变、PPI评分矛UVAS评分级X线的改变;3.对软性复位手法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贵阳中医学院正文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全部病例均来自2010年11月-2012年2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颈腰腿痛专科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_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制定。1.2

5、.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1.2.2.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者,往往呈慢性发病;1.2.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发板发硬,上肢麻木疼痛;1.2.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及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1.2.5.颈椎X线示: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问孔变小;1.3.纳入标准对于门诊患者符合以下标准者即予纳入本观察研究中:1.3.1.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3.2.签署知情同意书;1.3.3.年龄在18—65岁以内;1.3

6、.4.在本试验观察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1.4.排除标准对于符合以下其中l项者,作为不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并即予排除:1.4.1.非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的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如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等;1.4.2.颈椎骨折、脱位;1.4.3.颈椎骨质疏松及颈椎肿瘤;1.4.4.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1.5.中止和剔除标准贵阳中医学院对于符合以下其中l项者,应中止该病例的研究观察或剔除:1.5.1.试验中发生严重的安全性问题,应及时中止临床试验;1.5.2.在试验中发现所定临床试验方案有重大失误,难以

7、评价治疗效应;1.5.3.虽符合纳入标准而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治疗<5次的病例,需予说明,仍纳入统计分析,统计疗效;2.临床试验方法2.1.实验分组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并按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的60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组;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2.治疗方案2.2.1.治疗组(软性复位手法组)2.2.1.1放松手法患者取坐位,头颈稍前屈,医者站于患者身后,让患者精神及肌肉放松;2.2.1.1.1.舒筋活络法(10分钟):以一手虎口扶住患者前额以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指腹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夹持患者

8、颈后部,从上而下,由轻到重,反复捏揉颈椎两侧肌肉,使颈项部肌群松弛,血流量增加;用轻/重弹拨法、捏法、揉法等放松患者颈肩部、上背部肌肉,操作宜轻柔和缓。用双手拇指依次点揉、点按双侧风池、风府、天柱、天鼎、缺盆、肩井、肩外俞、天宗穴及患肢的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阿是穴等穴,手法稍重,力量深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手法应柔和稳健,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使力量向深层渗透;2.2.1.1.2.分筋、理筋、提筋弹拨法(5分钟):医者一手托扶下颌,另一手顺颈项部肌纤维走行方向进行分筋理筋手法,于疼痛最明显的部位用拇指、示指提起相应肌纤维,迅速放回,反复数

9、次;2.2.1.2.软性复位手法2.2.1.2.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蹲马步于其头侧,左手放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