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

ID:33421383

大小:8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5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_第1页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_第2页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_第3页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_第4页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题2010.5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A.殷红/湮灭不闻羸弱/擂鼓助威暴殄天物/恬不知耻B.女红/股肱之臣箴言/缄默不语一丘之貉/涸辙之鲋C.熨帖/积极参与讣告/物阜民丰拾级而上/退避三舍D.瓶颈/以儆效尤炽热/炙手可热嗤之以鼻/妍媸毕露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内陆城市群特别是中部城市群的竟相发展,为加速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迫切要求。B.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C.在我们的校园

2、里,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禁若寒蝉。D.既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江河,只要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岸风光,我就不会感到沮丧。3.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下列句中加点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喜欢这样做,就算是做了,也做不好,你凭什么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呢?(强人所难)B.就在吴荪甫被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弄得措手不及时,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祸不单行)C.你要提防他啊,这个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明争暗斗)D.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因此

3、,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贪得无厌)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次艺术节让她担任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找对人了。B.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

4、、大鱼大肉,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要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D.“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9/9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

5、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C.词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D.“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

6、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

7、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选自《魏书》,有删节)注: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