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

ID:33425115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_第1页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_第2页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_第3页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_第4页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史综合考前必会20题答题要点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1)秦汉时期两岸开始有了交往和联系;(2)公元3世纪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率军进入台湾;(3)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人船队渡海去台湾,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台湾居民;(4)公元13世纪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和澎湖列岛;(5)公元17世纪中期郑成功收复台湾;(6)1684年康熙帝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7)《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2、叙述西藏和中原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1)汉魏时期,西藏先民已开始

2、了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牦牛、藏獒、青稞等已传入中原;(2)隋唐时交往较多,唐代汉藏多次和亲;(3)元代设置宣政院,首次将西藏正式纳入国家版图;(4)明朝在西藏设置都指挥使司、卫、所行政体制;(5)清初设置理藩院,专门负责管理蒙、回、藏、维等少数民族事务;确定了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6)清代中期(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和廓尔喀叛乱,制定《钦定西藏章程》,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叙述清朝初期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1)努尔哈赤基本解决东北民族问题,基本统一东北地区;(2)皇太极完全解决东北民族问题,

3、解决漠南蒙古问题、朝鲜问题,完全统一东北;(3)康熙解决漠西、漠北蒙古问题,统一北部边疆;解决台湾问题,平定东南沿海;击退沙俄入侵,巩固东北边陲;完善对西藏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稳定西南局势;(4)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解决西南少数民族问题;(5)乾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廓尔喀叛乱,统一西南地区。4、为什么说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1)从时间上看,自西周以来,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三次大分裂时代约1300年,三次大一统约1700年,统一时代长于分裂时代。(2)即使是分

4、裂时代,也往往包含着局部的、短期的统一,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中西晋的统一,北魏统一北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辽、金都曾统一北方。(3)从历史发展规律上看,国家统一带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分裂则带来国贫民弱、社会凋敝。(4)从传统文化上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讲究“和”,反对战乱分裂;民心向往统一,渴望统一;6(5)从民族关系上看,各民族自古以来便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共同发展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5、叙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雍正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秦始皇:1)政治

5、——废分封,设郡县;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3)文化——统一文字、法律;(2)汉武帝:1)政治——推恩令;2)经济——统一五铢钱,煮盐冶铁收归官营;3)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唐太宗:1)政治——三省六部;2)经济——均田制、租庸调制;3)文化——科举制度;(4)宋太祖:1)政治——重文轻武,偏重防内;2)经济——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3)军事——杯酒释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5)明太祖:1)政治——在中央废丞相,设锦衣卫和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2)文化——四书五经;八股取士;(6)雍

6、正帝:1)政治——设立军机处;2)经济——摊丁入亩。6、叙述商鞅变法、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吏治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见《文史要览》上述词条)7、叙述中国近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8、叙述清末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六次历史性选择)(1)洋务运动(关键人物:慈禧、奕訢、“曾李左张”)(2)戊戌变法(关键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3)清末立宪(关键人物:慈禧)(4)辛亥革命(关键人物:孙中

7、山、黄兴)(5)新文化及五四运动(关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6)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关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9、叙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程。奴隶社会井田制——春秋时期初税亩——汉魏户调——西晋占田克田制——北魏至唐初均田制、租庸调制——中晚唐两税法(春夏)——宋代两税法(春夏)——明代一条鞭法——清代地丁银、摊丁入亩10、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什么内容和特点,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8、。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6(2)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唐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3)宋朝——中国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