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

ID:33430275

大小:1.3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5-23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_第1页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_第2页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_第3页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_第4页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合磷酸化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磷酸化二、光合磷酸化1.类型2.机理环式光合磷酸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假环式光合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称为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phosphorylation,photophosphorylation)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把原初反应中光能转变成的电能进一步转换为较稳定的化学能,携带在还原辅酶Ⅱ(NADPH)和腺三磷(ATP)上,此二者即所谓的同化力,可以用于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既是把能量转变和有机物质合成这两大过程连系起来的桥梁,又是使速度为皮秒(ps)级,纳秒(ns)级的原初反应和毫秒级的一般生

2、化反应接配起来的纽带,在整个光合作用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非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在进行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反应中,体系除生成ATP外,同时还有NADPH的产生和氧的释放。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仅为含有基粒片层的放氧生物所特有,它在光合磷酸化中占主要地位。2ADP+2Pi+2NADP++2H2O2ATP+2NADPH+2H++2H2O+O2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sphotophosphorylation)2H2O在反应前表示参与水的光解,在反应后表示ADP与Pi结合时脱下的。环式光合磷酸化与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环式光合磷酸化是非光合放氧生物光

3、能转换的唯一形式,主要在基质片层内进行。它在光合演化上较为原始,在高等植物中可能起着补充ATP不足的作用。ADP+PiATP+H2O循环式光合磷酸化(cyclicphotophosphorylation)假环式光合磷酸化(pseudocyclicphotophosphorylation)与假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此种光合磷酸化既放氧又吸氧,还原的电子受体最后又被氧所氧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假环式光合磷酸化均被DCMU(二氯苯基二甲基脲,dichlorophenyldimethylures,商品名为敌草隆,diuron)所抑制,而环式光合磷酸化则不被DCMU抑制。光合磷酸化二、光合

4、磷酸化3.ATP合成酶电子传递抑制剂4.光合磷酸化抑制剂解偶联剂ATP酶抑制剂5.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比较ATPsynthesisinchloroplastsATP酶ATP酶又叫ATP合成酶、偶联因子(couplingfactor)。叶绿体的ATP酶与线粒体膜上的ATP酶结构相似,是一种球茎结构,由两个蛋白复合体构成:一个是突出于膜表面的亲水性的“CF1”复合体,另一个是埋置于膜内的疏水性的“CF0”复合体。酶的催化部位在CF1上,CF1结合在CF0上。CF1很容易被EDTA溶液除去,而CF0则需要去污剂才能除去。ATP酶由9种亚基组成,分子量为550kD左右,催化的反应为磷酸键的形成,即把

5、ADP和Pi合成ATP偶联因子(couplingfactor)从叶绿体上取下催化合成ATP的蛋白复合体——偶联因子,并能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它和呼吸作用中的催化氧化磷酸化的偶联因子很相象一部分在膜上(叶绿体的称CF0,线粒体的称F0),一部分突出在膜表面(叶绿体的称CF1,线粒体的称F1)。CF1和F1都是由α、β、γ、δ、ε五种亚单位组成,其中α亚单位可能起调节功能,β亚单位可能起催化功能,γ亚单位可能有将质子流和ATP形成偶联起来的作用,σ亚单位可能起着将偶联因子(CF1)和膜上的部分(CF0)连接起来的作用。δ亚单位有ATP酶抑制剂的作用,将它除去后,偶联因子可表现出分解ATP的作用C

6、F0现知由三种亚单位组成,其中一种是蛋白脂。一般认为CF0是起质子通道的作用Table3–2ThesubunitsoftheATP-synthetaseenzymeDesignationMolecularweightPossiblestoichiometrySuggestedfunctionαβγδε597005570036800194001410022112Highaffinitynucleotidebindingsite,regulationLowaffinitynucleotidebindingsite;activesiteEnergytransductionfrompmftoATPAt

7、tachmentofCF1tothemembraneInhibitsATP-hydrolaseactivity*AdaptedfromNelson.pmf=theprotonmotiveforceATP合成酶ThemostwidelyacceptedmechanismofATPsynthesisistheso-callbindingchangemechanismproposedoriginall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