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ID:33431377

大小:53.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_第1页
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_第2页
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及如何认清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色。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地位;作用回顾二十世纪人类发展历程,农业生产方式最显著变革是机械代替了人工,使手工劳作变革为机械化生产,数十倍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的世纪中,农机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仍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1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

2、验看,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要早20〜3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机械化。2农机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依靠农机化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种产品都与农机化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在纵向上要求产、加、贮、运、销一体化,其中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农机化的支持;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要求在横向上不断实现农、林、牧、副、渔结构优化和资金、技术、人才的集约经营,这就要求有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作为载体和支撑,推进规模化集约经营。因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机械化。没有农机化的农业产业化,是“化”不起来

3、的。3农机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而结构调整需要农机化的支撑才能完成。一方面,结构调整中的传统产业必须由农业机械来改造,才能大幅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使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等大批农机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大量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发挥好载体作用,使各类农业技术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4农机化技术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

4、就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通过大型机械进行土壤改良,坡改梯、深耕深松及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青贮氨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和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通过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所有这些,都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5农机化技术是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益的必然手段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

5、农业现代化建设,都要求农业劳动力从低效率的传统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转向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广泛运用农机化技术,才能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效率,转移出大批劳动力。同时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要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农机化新技术进行装备和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总之,农机化发展过程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过程,农机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对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实有必要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更加深刻地领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业

6、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科学内涵,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农机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