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

ID:33436241

大小:507.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2-26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_第1页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_第2页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_第3页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_第4页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

2、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口。(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和内容1.1.1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环境保护压力也将加大,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年

3、增长率超过10%,主要原材料消耗也大幅度超过GDP增长率,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十分凸显。过去几年间,中国主要资源消费的增加量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迅速扩张的需求已经对国际市[1]场产生了深刻影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在中部六省中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经济总量位次居前,但经济发展主要为粗放型模式,以环境换经济。2000年到2006年间,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12.1%。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步伐。十六届

4、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中将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发改经体[2007]3428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武汉城市圈不仅是湖北

5、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结合武汉经济特点及发展现状,提高资源生产力是实现“两1型社会”关键。1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12-16/1106014.shtml中国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改革试验区.中国新闻网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还处在试点阶段,各方面理论都很不成熟,而湖北在资源储存量和环境承载力这两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道路,沿用传统

6、的粗放型模式,以末端治理[2]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那么只能延缓城市圈的现代化速度。本文的目的就是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内涵入手,试图分析评价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效率。1.1.2研究内容针对国家的发展要求及湖北实际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部几大城市圈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现状。(2)分析国内外对资源、环境进行研究的方法,找出适合武汉城市圈资源及环境效率的分析法,构建模型进行评价。(3)依据武汉圈存在的资源、环境现实问题和资源环境效率评价结论,提出建议。1.

7、2国内外城市圈资源节约研究的现状1.2.1国外城市圈资源节约研究及进展20世纪20至40年代美国东北部开始出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域,50至60年代,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基本形成;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形成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最早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并用meg1aOPolis(巨大城市)的概念来概括这一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后,西方学者从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角度对城市圈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

8、,尤其是结合西方[3]国家城市圈的实践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纽约、五大湖和洛杉矶三大城市圈、东京城市圈以及以伦敦为核心的大城市圈。国际上在资源节约的应用领域取得很大成就,比如日本在能源节约方面,以色列等缺水国家在节水方面做的很好。GilesAtkinson、OlliTahvonen、RagnarTorvik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及EricNeumayer等对资源节约利用与经济增长、贸易、社会福利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不少成果。E.Wo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