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分层作业12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分层作业12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

ID:33442698

大小:72.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分层作业12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分层作业12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分层作业12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分层作业12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十二)遥感技术的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下图为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公布的一幅卫星照片,呈现了巴西兴谷河沿岸一场大火的场景。据此回答1〜2题。1.该卫星照片的获取是通过(A.航天遥感C.近地遥感2.利用该技术手段可以()A.预测大火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预测大火何时熄灭C.对火灾进行动态监测D.直接扑灭大火B.航空遥感D.人工拍摄l.A2.C[第1题,该卫星照片是由航天遥感获得的。第2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火灾进行动态监测。]-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

2、别标志一一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3〜4题。【导学号:57522113]3.上图地物中,在各波段反射率都很低的是()A.松林B.草地C.泥浆D.红砂岩4.如果要对大兴安岭中南段的林草分布进行遥感普查,则传感器最好将波段调至()C.0.8—0.9umB.1.0—1.2um3.C4.C[在反射率高的波段传感器容易记录。由图可知松林和草地在0.8-0.9um波段反射率最高,在0.4-0.7Pm波段反射率偏低,红砂岩在0.4-0.7Um波段反射率最高,但在0.8-1.2Um波段反射率低于松林、草地,泥浆在各

3、个波段反射率都很低。]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I'可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完成5〜6题。【导学号:57522114]反射强度、3.如果这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口()A.松嫩平原B.江汉平原C.洞庭湖平原D.太湖平原4.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

4、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白播种()A.30天后B.75天后C.100天后D.140天后5.A6.A[第5题,由题中的叙述可知,该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因此最可能是东北的松嫩平原。第6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在播种30、75、100、140天后,这两种农作物的电磁波的反射强度特征都存在着差异,但播种30天后的这一差异最大,最利于区分这两种农作物的播种血积。][冲A挑战练]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57522115]材料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在高空拍摄

5、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律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订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材料二下而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B.监测震灾的动态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D.控制灾害的发生(2)从材料二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发生了

6、哪些次生灾害?(3)在救灾中遥感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解析】第(1)题,运用遥感可以対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却不能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灾害的发生。第(2)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出现河道间断和大面积滑坡等。第(3)题,遥感技术可以对灾害发生地快速监测。减少因天气等造成的观测影响,从而为救灾、减灾方案的制订提供有利条件。【答案】仃)BC(2)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泥石流,111现堰塞湖。(3)给抗震救灾指挥部门及时提供了大量地面宏观灾情遥感图像,为指挥部门科学评估灾情提供依据,进而采収有效救灾、防灾、抢险

7、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