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

ID:33477313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6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_第1页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_第2页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_第3页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_第4页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调查)工作大纲一、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突水,恶化围岩稳定,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专项勘察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查明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隧道可能涌、突水量及位置,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二、勘察目的及任务目的:通过对隧道做专项水

2、文地质研究,预测隧道涌水量,为设计提供依据。任务:1、查明隧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各类蓄水构造,划分水文地质单元。2、查明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含水层分布位置、高程及特征,进而确定隧道所处位置与含水层之间的关系。3、查明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地质构造特征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场地地下水在隧道开挖及运营过程中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评价地下水对围岩级别、施工开挖和支护工程的影响。4、确定隧道开挖及运营期的疏干区、影响区范围,预测隧道静态涌水量、动态涌水量及总涌水量,预测隧道

3、通过地段在施工中可能发生集中涌、突水地段位置及危害程度。5、对隧道开挖及运营过程中汇入或涌突的地下水提出预报、预防措施及排、治水方法、措施建议。6、评价隧道施工排水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三、勘察工作的技术依据及技术参考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0053-2004)5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5、《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

4、004)6、《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13、《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T5331-2005)14、《岩土工程勘察制图标准》(SY/T0051-200

5、3)15、《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16、《铁路工程物探勘探规程》(TB10013-2004)17、《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等。四、勘察工作方法1、搜集、整理勘察区内与本工程有关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河流水文和地震等资料,为隧道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打好基础。2、工程测量:主要用于地形、水文地质剖面测量及勘探孔定位测量。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测绘:目的是掌握工作区内各类地层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掌握区内地质构造的分布和发育

6、程度,掌握第四纪地层在平面上的分布变化特征,查明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4、工程物探: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区内含水层结构、厚度变化及富水性,为隧道勘察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依据。5、水文地质钻探:在测绘与地面物探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在较优的且含水结构有差异的地段布设勘探孔。目的在于揭露隧道区含水层结构特征,查明隧道地层结构、岩性、各时代地层分布厚度,含水层分布位置、厚度、埋深、结构,通过勘探断面,揭示含水层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对物探解译进行验证,利用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

7、验5,进行区内水文地质参数计算,采取地下水水样进行化验。6、水文地质试验(1)抽(注)水试验利用水文地质勘探孔进行单孔或多孔抽(注)水试验,抽(注)水过程中的观测记录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根据试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确定隧道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K值。(2)连通试验目的是计算地下水流速。试验中要求科学求实,认真细致。从试剂投放到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环节都要有专业的人员、设备、工具的组织与准备,并拟定试验的实施方案。试验时试验人员分工明确,达到试剂投入匀速快捷,采样时同步准时,采样准确,分析测试及时,

8、保证试验成果资料真实反映试验场地区的地下水流场特征。(3)压水试验目的在于确定地下不同深度岩层包气带的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程度,为评价岩层的透水性,论证隧道区岩层的透水情况等提供所必须的基本资料。试验中认真细致,各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人员、设备、工具的组织与准备,保证试验成果真实反映试验场地地下水在一定压力和不同含水层状况下的渗透情况。(4)渗水试验采用单环法进行试验,目的在于确定表层第四系土层的垂向透水能力。在隧道区选择好试验点,揭去表面土后,挖好试坑,放入铁环,注入水量,使铁环内水柱高度保持在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