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

ID:33478101

大小:2.11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5-25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_第1页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_第2页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_第3页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_第4页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软件工程ppt教学课件第2章软件开发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模型开发模型选用实例附加内容(PSP、TSP、XP)软件生存周期(lifecycle)软件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这个过程即为计算机软件的生存期软件生存期9个步骤:立项(或签合同、下达任务书)、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软件发布与实施、软件维护和版本更新或退役。软件发布与实施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计划时期开发时期运行时期软件生存周期示意图立项、下达任务书详细设计版本更新或退役需求分析和定义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全部需求,并用“需

2、求规格说明书”的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需求规格说明书应包括对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约束和外部接口等描述。对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定义编写软件需求说明书或系统功能说明书及初步的系统用户手册提交管理机构评审软件设计主要任务是将需求转变为软件的表示形式,有时又可细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软件的总体结构、数据结构、用户界面和算法细节。概要设计—把各项需求转换成软件的体系结构。结构中每一组成部分都是意义明确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和某些需求相对应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具体的描述,为源程序编写

3、打下基础编写设计说明书,提交评审。程序编写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代码,即写成以某一种特定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写出的程序应当是结构良好、清晰易读的,且与设计相一致的软件测试按照不同的层次,又可细分为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等步骤。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确保这一工作不受干扰,大型软件的测试通常由独立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测试阶段的文档称为“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与测试结果等内容。运行/维护改正性维护运行中发现了软件中的错误需要修正适应性维护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软件工作环境,需做

4、适当变更完善性维护为了增强软件的功能需做变更软件开发(生存期)模型根据软件生存周期为各项活动的流程确定一个合理的框架,称为软件生存期模型。软件生存期模型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1)瀑布模型(2)快速原型模型(3)增量模型(4)螺旋模型(5)转换模型(6)迭代模型(RationalUnifiedProcess,RUP)软件演化模型传统开发模型瀑布模型(线形顺序模型)瀑布模型(线形顺序模型)需求规格说明需求分析用户要求详细设计软件结构图总体设计编码模块说明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综合测试程序清单单元测

5、试瀑布模型的阶段与文档瀑布模型的本意根据软件生存周期是由立项、需求分析、策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发布、维护等阶段所组成的,就把每个阶段当作瀑布中的一个台阶,把软件生存过程比喻成瀑布中的流水,软件生存过程在这些台阶中由上向下地奔流。开发人员按照阶段开发,管理人员按照阶段管理。阶段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推迟实现的观点质量保证的观点瀑布模型的特征瀑布模型的特点:(1)里程碑或基线驱动,或者说文档驱动;(2)过程逆转性很差,或者说不可逆转。选择模型的条件:不是任何软件都可以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项目或产品选择瀑布模型,必须满足

6、下列条件:(1)在开发时间内需求没有或很少变化。(2)分析设计人员对应用领域很熟悉。(3)低风险项目(对目标、环境很熟悉)。(4)用户使用环境很稳定。(5)用户除提出需求以外,很少参与开发。瀑布模型的缺点可维护性差,表现在(1)由于逆转性很差,所以返工会造成重大损失。(2)错误的传递,会采取发散扩大的方式。按照瀑布模型来开发软件,只有当分析员能够做出准确的需求分析时,才能够得到预期的正确结果。原型模型需求分析原型开发原型评价最终系统设计最终系统实现快速原型法的生存周期模型用户反馈建立原型系统时常采用的作法原型系统仅包括未来系统

7、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的重要接口。为了尽快向用户提供原型,开发原型系统时应尽量使用能缩短开发周期的语言和工具。除了少数简单的事务系统外,大多数原型都废弃不用,仅把建立原型的过程作为帮助定义软件需求的一种手段。原型模型本意在初步需求分析之后,马上向客户展示一个软件产品原型,对客户进行培训,让客户试用,在试用中收集意见,修改原型,再让客户试用,反复循环几次,直到客户确认为止。原型模型特点:(1)原型驱动。开发者必须先有一个原型。(2)与迭代模型相同点是反复循环几次,直到客户确认为止。不同点是原型模型事先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而迭代

8、模型可能没有。原型模型的缺点:因为事先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创新。快速原型法由于原型模型的开发速度较快,有时也将它称做快速原型法(RapidPrototyping)。在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迅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法和快速原型法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