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

ID:33481222

大小:10.53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9-02-26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_第1页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_第2页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_第3页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_第4页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博士学位论文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Geneticanalysisandmolecularmappingofstriperustresistancegene(s)inthreewheatlines博士生:冯俊彦指导教师:郑有良教授陈贤明教授陈国跃研究员本论文作者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到美国农业部/华盛顿州立大学进行小麦条锈病研究2014年6月万方数据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孙m·Ⅸsser切廿仙卿Geneticanalysisan

2、dmolecularmappingofstriperustresistancegene(s)inthreeWneatlines1l●ByJunyanFengDirectedbyProf.You-liangZhengProf.Xian-mingChenProf.Guo—yueChenMajor:CropGeneticsandBreedingWenjiang,Sichuan,P.R.ChinaJune,2014万方数据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学位

3、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玛俊歪2D/斗年‘月阻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四川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四川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2

4、。啤年f月/z日伽f¥年S,q侈日万方数据三个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摘要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slriiformisf.sp.triHci)引起的真菌病害,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病害发生,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在我国其危害尤其严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大流行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给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发掘并利用新的抗病基因,增强小麦栽培品种的抗性,以满足生产需要。抗病新基因的发掘及鉴定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抗性丧失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以3份条锈病抗

5、性种质为材料,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群体,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定位,寻找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小麦条锈病抗性改良,促进小麦分子抗病育种的发展、帮助育种家将这些抗性基因更好地应用于小麦育种、生产。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普通小麦种质PI182103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分子标记1.通过多年田间及温室鉴定,结果显示,普通小麦种质PI182103除了具有苗期抗性之外,还具有高温成株期抗性:2.利用感病亲本AvocetSusceptible(AvS)和抗病亲本PI182

6、103杂交,通过单粒传法构建含有184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ⅪL)群体。分别选用美国小麦条锈病主流小种PST-100和PST-114对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苗期温室鉴定,遗传分析表明,PI182103苗期携带的条锈病基因表现为隐性遗传。基于SSR和SNP标记技术对携带的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定位,共检测到3个控制苗期抗性QTL位点:Qjm.PH82103.wgp-2AS,QyrPH82103.wgp-5BS和P1182103.wgp一鲥三,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QyrPH82103.wgp一2AS:8.22%(PST-100),4.95%(PST-1

7、14),Qy,:.P1182103.wgp-5BS:14.20%(PST-100),8.22%(PST-114):Q3m.P1182103.wgp一3AL,8.07%(PST-100),5.38%(PST-114):3.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通过三年两个生态试验点对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成株期抗性鉴定,结合SSR和SNP标记技术,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3个控制成株期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7BL,5BS,4DL染色体上,暂时命名为Qjm.PH82103.wgp一7BL,QyrPll82103.wgp·5BS和Q)m.P1182103.wgp一4DL。其中

8、:QyrPH82103.wgp一7B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2.60%-29.39%;QyrPll82103.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