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

ID:33495938

大小:17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6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淮南二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理科)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孔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其后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主要是由于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各国诸侯的需要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答案】B【解析】儒家思想在当时是显学,这也就说明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其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主要是由于不符合战争的环境,也就不适应各诸侯国的需要,所以答案选B,排除C。是孔子的思想的问题,并不是孔子个人的问题,排除A。D不是主要原因。2.我

2、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A.“仁”与“礼”的学说B.“君轻民贵”“仁政”的观点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D.“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观点【答案】A【解析】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孔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故答案为A项。“民贵君轻”与“仁政”是孟子的观点,排除B项;“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排除C项;“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老子的观点,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是根据材料确定这位思想家是谁,然后可以联系教材中关于这位思想家的观点作出正确选择。3.荀子

3、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相分思想,而董仲舒则强调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差别反映了西汉时期A.政治需求影响学术思潮-12-B.文化专制遏制思想进步C.思想主张推动社会发展D.社会进步丰富思想内涵【答案】A【解析】汉武帝时期是社会大一统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思想统治,政治需求思想配合,故A项正确;此时并不是文化专制,故B错误;材料是政治需要思想统一,故C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4.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孔子的思想;B项是孟子的思想;C项是老子的思想;D项是韩非子的思想。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孟子、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中三者思想希望社会和

5、谐、人人相爱、统治者以德治民,可知当时的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正确。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未合流,A错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并未全面崩溃,C错误。封建经济逐渐兴起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题干中的观点无关,D错误。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12-B.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C.儒家学说与权术D.正统的孔孟学说【答案】B【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这就是“儒术”。所以本题选B。请在

6、此填写本题解析!7.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无为”的思想,这属于黄老之学的内容,故选C;法家、儒家、墨家都没有“无为”的思想,排除ABD。8.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确立正统地位的A.唐太宗B.宋太祖C.汉武帝D.秦始皇【答案】C【解析】略9.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

7、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10.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