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

ID:33500521

大小:866.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6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_第1页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_第2页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_第3页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_第4页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蔡守秋+内容摘要:应该注意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更多地纳入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基础上,还应该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将环境保护、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应建立健全维护环境法律权威和环境法治权威的司法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法院和检察院在环境司法方面的作用。关键词: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2、法律体系生态化生态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到继续深入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阶段。在新阶段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内容;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人口、环境、资源在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居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以GDP增长为中心,这种经济建设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经济建设,而是在“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

3、、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的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是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建设。与上述新阶段、新形势相适应,要求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1]适应“三

4、个转变”和新阶段的新任务,对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环境法治建设进行总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明确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首先,要提高对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和环境法治的认识。环境保护是一项新兴的、伟大的·武汉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重大研究项目“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部分成果。(1]温家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光明日报》2006年4月24日。·3·万方数据东方法学2008年第3期全民事业。自然环境是人类产

5、生、生存、发展、活动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社会财富,就是保护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劳动生产率的一个决定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发展条件的损害,是对人的生活质量的损害,是对生产力要素的损害,是对资源和财富的浪费和损害,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使人致病、致残、致亡,甚至遗害后代;当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

6、因素;如果让环境污染和破坏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协调发展;而环境保护就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它对保护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环境保护就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好方式,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佳途径,搞好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环境保护和珍惜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环境质量是衡量国家富强、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创建一个良好适宜的生

7、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是指人对自然环境持友好态度、友好行为的文明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形态。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两个基本方面。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建设好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全面建成和谐社会。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使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8、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和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浪费和紧缺问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