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

ID:33503946

大小:5.58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2-26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_第1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_第2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_第3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_第4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劣臻万方数据)p夕l硕士学位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SocialQualityTheoryofHarmoniousSociety作者:黄海燕导师:路日亮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3月万方数据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茵掏斑签字日期:面I舡年弓月站日跏虢编\匀

2、鬼签字日期:亿夕f毕F罗月移泊万方数据中图分类号:UDC:j匕学校代码:10004密级:公开京交通大昂父迥火硕士学位论文、、,r暑’--4--√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SocialQualityTheoryofHarmoniousSociety作者姓名:黄海燕导师姓名:路日亮学位类别:哲学学号:11121859职称:教授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价值哲学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3月万方数据致谢终于到了硕士论文答辩和研究生毕业的季节,在此,特别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无私帮助和指导的各位老师、家人和同学!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路日亮教授,在

3、读研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在治学方面,路老师以他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教给了我丰富的知识;在治人方面,路老师以宽广的胸怀教导我为人要细致、耐心和谦和;同时,路老师还为我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提供了诸多有益建议。成为路老师的学生,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一直以来老师给予我的鼓励和教导,教会我以认真踏实的态度、正确的自我认识、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应有的刻苦的精神。本次论文写作从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答辩,到论文的最终成稿,路老师十余次易稿,每一次与老师的交流和探讨,都让我得到新的领悟和收获,发现新的思考方法和写作高度。感谢学院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们在开题答辩和中期检查时

4、从不同角度给予我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开阔了论文写作思路、思维方式和重点方向。感谢2011哲学班级的各位同学,他们对我的帮助让我难忘,与他们的讨论给了我灵感,也让我的硕士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最后,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在物质上支持我、精神上鼓励我的亲爱的家人及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福!承蒙各位专家、老师的审阅和评议,您们提出的宝贵意见都将使我受益匪浅。衷心地感谢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和支持的人!万方数据中文摘要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社情、国情和世情,党的十八大报

5、告明确要求要更加奋发有为,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质量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策研究范式,分析该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借鉴作用。20世纪90年代正式发端于欧洲的社会质量,其研究维度主要有四个: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团结、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四个维度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具体内容划分和标准制定上存在交叉和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地方。而实际上,我国古已有之的“大同”社会构想,以及后代对于社会建设的不断探索,也透射出追求良好社会质量的光辉。结合我国现阶段为实现古老民族伟大复兴的

6、实际情况,引进西方关于社会质量的理论研究,在为分析我国社会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对于倡导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等价值规范,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最终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与社会和谐等多个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社会质量的核心是由其四维度各因素构建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同时也构成了本文的入手点,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研究中国和谐社会的社会质量建设之基本维度、价值目标、指标体系和建设路径。全文正是在系列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社会质量理论和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二者关系的研究展开:第一章导论,阐

7、释根据专业课学习、导师指导、资料查询和个人兴趣选择文章主题的原因,以及试图以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和谐社会的社会质量建设的创新视角;第二章社会质量理论解读,先是探究社会质量理论的提出和历史发展,包括西方(主要指欧洲)和国内在社会质量研究上的发展轨迹,重点则是关于社会质量自身内容的详细介绍,然后再自然地过渡到运用社会质量视角来进行中国社会研究,其主要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第三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其构建,同样是在按照全文主旨继续奠定基本理论的基础;第四章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正是在前两章相关理论和现实介绍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地探讨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

8、的深层关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系列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