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

ID:33533583

大小:5.44 MB

页数:117页

时间:2019-02-26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_第1页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_第2页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_第3页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_第4页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姓名:史志华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土壤学指导教师:蔡崇法;贺纪正20040501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土壤侵蚀及其导致的土壤质量退化是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我国三峡地区,随着三峡工程建设需要搬迁一百多万移民,使该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对流域的土壤侵蚀和沉积规律及其合理预测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建设,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义,而且更能有效的评价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采用野外调查、径流试验、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三峡地区有代表性流域两

2、个流域,即乐天溪和王家桥流域在不同政策和措施下治理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土壤侵蚀和沉积响应研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第一,传统的农田尺度研究土壤侵蚀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土壤侵蚀机理也在发生变化。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许多低层次的生态学研究能够得到必要的综合。因此,土壤侵蚀作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迁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土壤侵蚀将会促进一些重要侵蚀机理问题的解决;侵蚀预测与规划中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在系统内的来龙去脉、在土地不同利用程度和方式、措旌配置下的动态规律,就能更有效地指导

3、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和设计整体治理措施,在整体经营管理中解决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第二,提出不同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研究的数据源选择、多源数据的整合及集成、基本信息源的划分及制图、元数据标准、数据层及数据项的组织、数据文件组织、多维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等。第三,乐天溪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是:从1997年至U2002年的5年间,由于许多小斑块的疏林地、灌木林演变为林地并与原始林地相互连通变成了大斑块,斑块数目从3812块减少为3351块,斑块平均面积扩大近2ha;斑块密度指数明显下降,斑块的空间分布变得更离散,彼此间相距更远:景观的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景观形状指数(

4、包括AWMSI和AWMPFD)下降,斑块形状的简单化趋势,但是易发生侵蚀的耕地斑块面积却是减小,斑块形状趋于复杂;香农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减小,景观异质程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单一化或非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散布与并列指数交小,蔓延度上升,说明景观中各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出现非均衡化,景观中林地的优势度增高且更具有连通性。第四,王家桥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是:从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斑块数目从史志华: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116块增至251块,拼块平均面积减少一半以上,LPI从11.8下降将至7.57,原因是过去的许多大斑块,如林地、坡耕地

5、碎化变成了小斑块,反映出景观的破碎度上升,景观异质性增强;斑块的平均密度由6.95块/kin2增加至15.03块/km2,斑块的空间分布变得更紧凑,彼此间相距更近:AWMSI和AWMPDF增加,斑块形状更趋复杂:香农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增加,景观异质程度上升,景观类型有向多样化或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散布与并列指数变大,蔓延度下降,说明景观中各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出现均衡化,景观中的某一类或某几类元素的优势度下降且更小连通性。第五,根据土壤侵蚀过程机理和野外试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进行了改进,对各种因子的算法进行了本地化的优化,并在新的模型中引入了土地利

6、用格局因子,使其能够预测土壤在整个景观格局中的侵蚀与沉积过程。改进后的模型可以适用于地形复杂的三峡地区,所需参数较少并且容易获取。预测结果与野外观测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相比,一致性达80%以上,因此,模型有较大的实用性。第六,乐天溪流域2002年轻度侵蚀面积55.02Km2,较1997年的72.82Km2,减少了17.8Km2,中度、强度侵蚀面积分别减少了23.89Km2和2.59Km2。从面积看最多是轻度和中度转化为微度或沉积区;土壤侵蚀转移过程主要发生在中度和强度这两种类型,原来属中度和强度的转化为侵蚀程度较弱的类型,而强度则主要转化为中度和轻度侵蚀。单级别的侵蚀强度面积变化

7、率是强度>中度>轻度,分别为一32.5%、一28.9%和一24.4%。而微度和沉积区的增加了31%和12.3%。第七,王家桥流域通过综合治理,流域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的控制,极强度和强度侵蚀的面积减少显著,分别减少0.71Km=和1.55Km2,其相对变化率分别为.55.5%和60.3%;微度侵蚀减少了0.74Km2。中度侵蚀小幅增ado.34Km2,而轻度侵蚀增加显著,达2,56Km2,相对变化率为138.4%;沉积区面积增加了0.1Km2。其原因是极强度和强度侵蚀转化为中度和轻度,面微度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