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ID:33547715

大小:56.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张力(山东淄博矿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55120)【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235・02【摘要】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4年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215例患者,其中并发脑梗死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发现COPD并发脑梗死常发牛在老年人,且在基础疾病上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及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其表现形式多样化、易误诊、漏诊。现将临床资

2、料报告如下:【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COPD患者中均符合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确定的诊断标准⑴,其中:男42例,女6例,年龄(60・81),平均67.2岁,所有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及MRI明确诊断的病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确定的诊断标准[2]。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胸闷、肺部啰音等COPD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意识障碍排除肺性脑及低渗性脑病的表现,主要为嗜睡、烦燥不安、语言错乱、表情淡漠、昏迷、尿失禁、抽搐等。发牛

3、在COPD发作期的脑梗死36例,缓解期12例、22例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8例、长期吸烟20例。其中头颅CT多发病灶3例、单发病灶45例,位于基底节区脑梗死32例,脑干3例,小脑5例、额叶8例。其中基底节区脑梗死最多见。1.3实验室检查48例均行血常规、血液流变检查,其中42例白细胞升高,26例红细胞压积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高12例,血红蛋白升高11例,全血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10例。1.4治疗与结果:入院后除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合理应用呼吸

4、兴奋剂、脱水剂,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机械通气、抗凝、抑酸、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少数虑者给予溶栓治疗,大部分病程在2・4周,其中临床治愈32例,好转1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衰竭4例。2讨论本资料显示COPD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在4.5%(48/215),K中发生在急性发作期的脑梗死占76%(36/48)oCOPD患者由于机体调解功能差,易岀现致病性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恢复,其发病机理如下:(1)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往往存在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复急性感染,气道阻塞和痰液引流障碍,引起

5、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使之处于慢性缺氧状态,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肾脏代偿性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导致继发生性真性红细胞增高症,红细胞压积增大,聚集性增强,而红细胞数量即压积的升高是影响血液粘稠度和脑血流量的重要因素。血粘度升高,血流缓慢,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循环障碍[3]。(2)COPD是由于长期低盐饮食,利尿剂的不合理应用,进食少,发热、哮喘均可丧失大量体液,致有效循环血溶量不足,脑血流量减少,易形成血栓。(3)感染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使内源性溶栓因子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增强、凝血功能亢进,

6、易形成血栓。另外,感染吋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等血管因子活性受到抑制等。(4)药物反应也是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之一,如氟座诺酮类药物可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精递质γM基丁酸(GABA)的作用,致中枢神精系统兴奋性增强,从而出现可逆性意识障碍,定向力紊乱,癫痫样发作[4]。因此COPD是脑梗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可应用抗凝药物综合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安全性好,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缺氧,谨慎应用利尿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免加重血液浓缩或造成血管内皮细胸损伤,合理饮食,维持氮平衡,

7、改善和修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当COPD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吋应及吋检查头颅CT、MRI以免误诊或漏诊。另外,要排出其它原因所致的精神症状。参考文献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卩]・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6.⑵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秦燕春.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J]冲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2):143.[4]高士学,薛彦菊等•

8、慢性肺心病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及治疗[J].山东医药,2002,42(19):72-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