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

ID:33548043

大小:204.3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7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_第1页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_第2页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_第3页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_第4页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文本目录1.总则11.1规划编制目的11.2主要规划依据11.3地位和作用21.4规划范围21.5历史风貌特征21.6整体定位61.7保护原则61.8保护对象61.9建筑保护与更新规划控制81.10历史街巷规划控制91.11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划控制101.12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变更及特别论证制度112、分则122.1用地规划122.2建筑与环境保护引导132.3绿化与公共空间规划控制152.4人口容量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162.5道路交通规划控制162.6市政工程设施规划控制173、附则193.1名词

2、解释193.2附表2021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1.总则1.1规划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本街区”)历史遗产的保护,促进街区的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结合本街区的实际情况,编制《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街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本规划由天津市规划局负责解释。1.2主要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

3、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5)《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6)《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7)《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2005年(8)《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9)《天津市规划控制线管理规定》,2009年(10)《天津市建筑规划管理细则》,1988年(1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12)《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河流、公园及历史保护区

4、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导则》,200821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1.3地位和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本街区保护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为风貌保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本规划对本街区的土地使用、建筑保护与更新、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和水系、绿化与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在本街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以及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时应当遵守本规划的要求。1.4规划范围本街区规划范围为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东至大胡同;南到北马路;西至北门外大街;北至估衣街北侧22米、宏济里北通道北侧12米、并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谦

5、祥益的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约为10.73公顷。1.5历史风貌特征天津市九河下梢,运河经城区通大江南北,子牙河经城区通冀中平原,海河经城区入渤海。三岔河口是运河、子牙河、海河三水交汇之处。早在元代开始,河运和海运来往天津的船只都聚集在三岔河口,迅速发展成航运中心,天津城以三岔河口为基点发展起来。从街区的建设发展和商业兴衰演变来看,街区发展主要经历了元代、明清、晚清民国、解放后4个时期。(1)元代——肇始早在元代,南运河、北运河、海河呈东、西、南三个方向的丁字交叉,形成三岔河口,西为南运河、东为北运河,往南是海河,北运河向东绕过金家窑和狮子林,形

6、成一个大河湾,折向西,经杨村、通州,与通惠河相接。21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元初,由于漕运一度为河运,后改为走海道,大批漕船在到达三岔口、进入北运河以前,必须依次把大批漕粮换装在平底船上,然后放空,返程出海。换船期间,船工水手们可以上岸去保佑水路顺畅的的天妃宫朝拜,去岸上繁华地段休闲娱乐,将带来的南方特产在河岸周边地段销售,一时使三岔口地段成为航运中心和商埠重镇。元初以后,南运河不走漕船,但元大都所需的各种南方商货仍需客商通过南运河贩运。三岔口的集散作用日益明显,以三岔口为圆心的直沽地区成为了距元大都最近的河海通津之地,1316年元

7、在直沽地区设立了海津镇。(2)明清——兴起随着三岔河口漕运、商贸冲要地位的日益凸显。1404年,明政府在三岔河口西南设立天津卫城,卫城北门直对南运河码头,同时在北门外南运河北岸的甘露寺设钞关,方便来往船只验关纳税,船只必须在此处通关才能上岸交易。天津设卫主要起城防作用,城外北关地区、估衣街、三岔河口的商铺和居住聚落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415年大运河全线贯通,使海河成为连接南北交通运输的交通大动脉和漕粮转运的必经之路。沿河分布的估衣街、宫前街(今古文化街)、侯家后、北门外、针市街、竹竿巷也随着大批往来客商的迁入、人口大量增加而逐步发

8、展成拥有大量大型商贸、商住建筑的商贸集散地。随着大规模漕运的进行,以及“海运”的开发,天津作为南北方商货物品的贸易交往的集散场所,在商贸上的要冲地位再一次得到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