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导读》doc版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

ID:33553663

大小:8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2-27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_第1页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_第2页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_第3页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_第4页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名著导读》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外名著导读1、《复活》内容大要     《复活》的情节以一起真实的刑事案件为基础。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原是农奴的私生女,生在牛棚,被称作"救下来的孩子"。三岁丧母后成了地主的"半养女、半家奴",16岁那年被女主人的侄儿、年轻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奸污、遗弃,走投无路,沦为娼妓,最后遭谋财害命的旅店仆役所诬陷,被法官们错判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恰巧这时,当上贵族代表的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了她,终于"良心发现",开始了"灵魂大扫荡",他决心为营救她而奔走,而且要正式娶她。但玛丝洛娃不愿接受这位老爷的恩惠,在流放中她同政治犯西蒙松结合,精神上得到"复活"。聂

2、赫留朵夫也通过同法庭、监狱、流放所的黑暗现实的接触,加深忏悔,开始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决裂:把土地分给农民,财产送给姐姐,斩断自己同上流社会的关系,虔诚地皈依宗教,同样得到"复活"。作者生平     列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出生在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对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而本能地同情农民。俄国五、六十年代农奴制改革下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他的思想极为矛盾。正是在与思想痛苦的较量中,他完成了许多重要的作品,托尔斯

3、泰晚年深感家庭生活同自己信念之间的矛盾,终于离家出走,以实现自己过平民生活的理想,不久因病去世。  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有:自传体小说《幼年》、《少年》、《青年》三部曲和《一个地主的早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中,《战争与和平》是对于贵族的命运问题、人民的命运问题、俄罗斯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的程度问题所作的艺术性的回答,兼有史诗和编年史的特色。《安娜•卡列尼娜》则是对行将崩溃的上流贵族社会及日益兴起的资本主义金钱势力的揭露和批判。《复活》是托尔斯泰几十年来对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道德、美学的探索总结,借一个贵族

4、公子引诱下层女性的题材,对现存的一切制度进行猛烈了抨击。  托尔斯泰继承和发扬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扩大了艺术的表现领域,反映了广泛的社会面和丰富的生活内容。他擅长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善于表现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极为生动逼真。他的小说语言优美感人,用词准确鲜明。他的作品深入地反映了1861年至1905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社会复杂的矛盾,的确成了反映1905年俄国革命的力量和弱点的一面镜子。欣赏评价     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和整个国家的反人民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作

5、者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描写法庭审判,撕毁统治阶级的"一切假面具"。参加审判的人员是一些淫棍、酒鬼、骗子手。副检查官在玛丝洛娃待过的妓院里寻欢作乐了一夜,以致在开审前还不知案情。庭长明知玛丝洛娃的案子判错,但为了提前去会情妇,根本无心纠正。法官愁眉苦脸,想着自己的心事,无心审判。他们竟把无辜的玛丝洛娃判处四年苦役。托尔斯泰又通过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四处奔走、上诉,冤狱始终得不到解决的情节,说明残忍冷酷、昏愦腐败,决不是个别官吏,而是从地方到中央,从外省到首都整个官僚集团所共有的反动本质。  同样,小说对作为沙皇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官方教会的伪善、欺骗

6、和诡诈发出愤怒的谴责,指出宗教是少数人发财和愚弄人民的工具。但是,托尔斯泰反对的是官方教会,而他又鼓吹清洗过的新宗教。  沙皇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占有制,更是这位宗法制农民情绪表达者的大敌。小说揭示了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作品描绘了农奴制度废除后农民生活的困境:"老百姓正在死亡";"儿童大量夭折,妇女过度的劳动,人们营养不良,特别是老年人";到处是饥饿,"四处讨饭"。托尔斯泰指出农民赤贫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惟一能够养活他们的土地,却给地主从他们的手里夺去了。"所以应该把土地交给农民。小说还从农民生活的旧基础、旧宗法关系和道德规

7、范被破坏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农民对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也表达了宗法制农民对俄国土地上出现的这个"吓人的怪物"不理解而产生的恐惧。聂赫留朵夫作为"忏悔的贵族"的形象,在托尔斯泰创造的人物画廊中是一个特殊的典型。他逐步地背离贵族阶级,痛恨社会及周围的诸多罪恶,但看不到改造社会积极有效的方法;他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接近人民,但没有超越贵族阶级的习惯和传统。小说结尾时,聂赫留朵夫不再是沙皇专制制度的抗议者和社会罪恶的见证人,他成了托尔斯泰“新宗教”的传教士,堕落的贵族得到了人性的复活,但这种精神"复活"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改造社会

8、的方案--"道德自我修养"和"勿以暴力抗恶"。2、《莎士比亚戏剧集》内容大要      在《莎士比亚戏剧集》中,可重点阅读以下几部。  《威尼斯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