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

ID:33554357

大小:2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_第1页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_第2页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_第3页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_第4页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_第5页
资源描述:

《謝雨田:新出登鐸銘文小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111新出登鐸銘文小考(首發)謝雨田2009年10月,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襄陽沈崗墓地東南部發掘了1座春秋中期的楚墓(M1022),共出銅器616件,其中禮器9件,樂器句鑃1件,兵器7件,車馬器596件,工具1件、雜器2件。禮器包括2鼎、2簠、2缶、1盞、1盤、1匜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陽沈崗墓地M1022發掘簡報》,《文物》2013年7期第4—19

2、頁。。上述器物中,銅鼎(M1022:1)及句鑃(M1022:29)兩件器物鑄有銘文,整理者發表了這兩件銅器銘文的摹本並作了釋文。下面我們就準備在整理者意見的基礎上,簡單談談我們關於所謂句鑃銘文的一些釋讀意見。爲了討論的方便,下面我們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寫出該句鑃銘文的釋文:隹(唯)正月初吉庚午,□子(登)自乍(作)龢(鐸),中(終)雗(翰)(且)陽(揚),元鸣孔鍠(皇),(以)征(以)行,尃(敷)(聞)四方,子=(子子)孙=(孫孫),永保(寶)是尚(常)。收稿日期:2013年9月12日發佈日期:2013

3、年9月12日頁碼:6/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111“龢”後面一字是這件樂器即整理者所謂句鑃的自名,它原作“”(以下用“△”來表示),整理者釋作“鑃”,因此把這件樂器稱作句鑃。青銅樂器中,自名爲“鑃”者,見於其次句鑃(《集成》00421)、其次句鑃(《集成》00422)、姑虡同之子句鑃(《集成》00424)、配兒句鑃(《集成》00426、00427)等。前三器中的“鑃”字,字形非常

4、清晰,分別作“”、“”、“”,這些字形皆作左右結構。“△”乃上下結構,如果整理者的摹寫不誤的話,“△”字“金”形上的部分絕非“翟”形,“△”應非“鑃”字。“△”字“金”形上的部分作“”,比較“”(師酉簋,《集成》04289)、“”(鐘,《集成》00247)、“”(晉侯蘇鐘,《新收》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藝文印書館,2006年4月。883)、“”(遣小子簋,《集成》03848)、“”(史盨,《集成》04366)、“”(伯鼎,《銘圖》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

5、暨圖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02357)等形,可知它顯然是“”形,“△”字應隸作“”。“”聲字與“睪”聲字關係密切,如傳抄古文中,“蘀”字古文作“”、“?”字古文作“?”、“澤”字古文作“”李春桃:《傳抄古文綜合研究》下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吳振武教授,2012年4月,第589頁。金文中習見的“豐豐”之“”,曹錦炎先生讀爲“繹繹”(《釋兔》),《古文字研究》第20輯,中華書局,1999年,第190頁),王寧先生讀爲“澤澤”,認爲“澤澤”同“斁斁”(《釋甲骨文中的“斁”

6、》,武漢大學簡帛網,2011年12月1日),這些說法現在看來,應該是可信的。,據此,我們認爲“△”字應分析爲從金、聲,即“鐸”字異體。《說文》:“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司馬執鐸。’”之前的青銅樂器中,自名爲“鐸”者,見於子白鐸(《新收》393)、鄢郢率鐸(《集成》00419收稿日期:2013年9月12日發佈日期:2013年9月12日頁碼:6/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

7、D=2111)、外卒鐸(《集成》00420)。子白鐸器形以及大小皆與整理者所謂勾鑃相近,亦可證我們把自名用字“△”釋作“鐸”非常合適。根據我們的考釋意見,所謂勾鑃應改名爲登鐸。之前發表的鐸銘,一般都比較簡單,登鐸銘文是目前發表的鐸銘中銘文最長者。M1022是一座春秋中期中段的墓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陽沈崗墓地M1022發掘簡報》,《文物》2013年7期第18頁。,如果我們關於“△”字的考釋意見正確,那麼登鐸將是目前已經發表的金文資料中最早一例自銘爲鐸的樂器。中讀爲終,讀爲且,樂器銘文中多見,

8、不贅舉。“雗”,讀爲“翰”,亦見於徐王子旃鐘(《集成》00182)、許子?鎛(《集成》00153、00153)。“終翰且揚”與“元鸣孔皇”皆是樂器銘文中的習語,見於徐王子旃鐘、許子?鎛、王孫遺者鐘(《集成》00261)、王孫誥鐘(《新收》418-443)、沇兒鐘(《集成》00203)、褱兒鎛(《銘圖》15805)等。“以征以行”,銘文中多見,如見於叔夜鼎(《集成》02646)、伯子父盨甲(《集成》04442)、孝子平壺(《新收》1088)等鄭義伯(《集成》9973)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