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

ID:3355911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_第1页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_第2页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_第3页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_第4页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yuwen123.com2007年广东省实验区语文中考模拟测练题东莞中堂中学李若菡联系QQ:24955209一、基础整合(14分)(一)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第1—3题。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莫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zào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奉献出爱心的你能获得快乐,得到爱

2、的人也会感恩你一份善意。1.第一行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第二行中拼音代替的汉字应该是:zào(   )。(2分)2.仿照前三行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但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要与之相同。(2分)                                                                      3.最后一行划横线的句子有错误,应改为:                。(2分)(二)为了解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某校对初三年级2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却发现

3、阅读“名著”的学生比例只占12%。为此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读书活动,以激发同学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4.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出一可行的建议。(与下一题活动内容不能重复)。(2分)                                                       。5.某年级开展“走近名著”读书交流会。活动中甲同学作了发言,请你接着也讲述一个名著中你感受最深的故事情节和相关人物。要求:①在叙述中至少要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②推荐时的语言要有现场感。(3分

4、)同学甲:同学们,想感受什么是义薄云天吗?那就去读《水浒》。你可以见识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鲁提辖。嫉恶如仇的他在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毅然出手,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你的讲述:                                                              6.假如你是上述“走进名著”读书交流会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说一段结束语。(3分)                                                                 

5、   二、古诗文阅读(24分)7.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默写古诗文。(12分,含书写2分)①,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②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1分)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1分)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⑤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的一种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句子是,!(2分)⑥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4分)www.yuwen123.com为您提供优秀资源www.yuwen123.com客路青山下,行舟绿

6、水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指出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两项。(4分)   (  )(  )A.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安思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9—11题。(共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8、                                                           10.文段从桃花源的            和               两方面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具言”和“叹惋”的内容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