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

ID:33582643

大小:241.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_第1页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_第2页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_第3页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33卷第6期煤田地质与勘探V01.33No.62005年12月C0ALGE0)GY&E)(HDRA110NDec.20Q5文章编号:1001-1986(2005)06-12020-04基于GIS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刘明举,郝富昌(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河南焦作454003)摘要:结合潘三矿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例,分析了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探讨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瓦斯预测的科学化自动化管理,对基于ArcView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

2、的总体结构及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关键词:瓦斯预测;GIS;信息管理系统;瓦斯地质中图分类号:TD712.5;TP319文献标识码:AⅣ瑚lginginformationsystemofgaspredictionbasedonGIS删Ming—ju,HAOFu—chang(DepartmentofResource&MaterialEngineerin,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3,China)Abstract:Takingthe

3、gaspredictioninformationsystemofPansanmineasexample,theindexofgasoutburstzonepredictionisanalyzed.Thispaperalsodiscusseshowtoachievethescientificandautomaticmanagementofgaspredictionusingtheadvanced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GIS)techniqueandcomputertechnique.Thecoll

4、ectivefl'a/YleWolFkandfunctionsofthesystemareanalyzedanddesignedbasedonArcView.Moreover。thekeytechnologyofthissystemisalsoanalyzed.Keywords:gasprediction;GIS;managinginformationsystem;gasgeology着瓦斯地质数据的累积而及时更新,所以也就不能1引言及时提供最新、最准确的预测成果。再者,预测方法准确科学地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是确保不便于组

5、合不同突出影响因素以分析其相关性及其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对瓦斯突出区域的预测,涉对突出的贡献。最后,数据与结果(图件)是分离的,及数据多,信息量大,且多数信息具有三维立体空间不便于数据的一致性验证和数据的历史性分析与永定位的特性,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如何有效地将久保存。因此,为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便开发了基它们管理起来,是体现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和先进程于数字化信息平台的瓦斯突出信息管理系统。本系度的重要标志。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和原理,结合瓦斯在传统的突出预测过程中,研究者统计和分析地质理论,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

6、测,实现区域预瓦斯地质数据,绘制相关专题分析图件;在综合分析测的定量化、科学化和动态监控,这对瓦斯预测的多基础上绘制瓦斯地质图作为突出预测成果。这种预目标多维方向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测过程和预测结果具有4方面不足。首先,分析预本软件系统以一个瓦斯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测过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认识上的出频繁的矿井——淮南煤业集团潘三煤矿的瓦斯地不同和主观意识的差异,突出预测结果会因人而异。质资料和突出信息为例,在GIS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其次,反映突出条件的瓦斯地质数据随煤矿生产而具有Windows风格、功能较强、操

7、作灵活、方便实用不断变化,但传统的预测结果是静态的,不能随且可供普遍推广的瓦斯预测信息管理系统。收稿日期:2005.02.24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803B0402)作者简介:刘明举(1964一),男,河南桐柏人,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岩动力灾害和瓦斯灾害防治研究.[4]李文厚,柳益群,冯乔.川I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与储集参考文献条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6(2):155—158.[5]杨友运.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1]柳益群

8、,李文厚.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岩石的成岩特征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OO4,32(5):7—9.点及孔隙演化[J].沉积学报,1996,14(3):87—96.[6]武富礼,李文厚.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2]梅志超,彭荣华,杨华等.陕北上三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