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ID:33601878

大小:221.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_第1页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_第2页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_第3页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9,37(29):14229-14231,14359责任编辑熊章琴责任校对卢瑶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1,213徐金芳,邓振镛(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2.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甘肃兰州730020)摘要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采用的几项关键适用技术,为进一步防旱减灾、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中图分类号S166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9)29-14229-03EvaluationontheTechnologiesofPreventingDroughtandReducingDisasterinSemiaridandSubhumidRegionofNorthChinaXUJin2fangetal(KeyOpenLaboratoryofAridClimateChangeandReducingDisaster,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andGansuProvince,LanzhouInstituteofAridM

3、eteorologyof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Lanzhou,Gansu730020)AbstractSomekeyapplicabletechnologiesfordrought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insemiaridandsubhumidregionsinNorthernChi2naweresystemicallysummarized,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drought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ande

4、nsuringthesecurityproduc2tionoffood.KeywordsNorthChina;Semiaridandsubhumidclimaticregion;Technologyiesofdrought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为300~6001.2加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干旱灾害发生后,要加强对mm,地域分布范围广,涉及面积大,包括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以得出危害程度及今后的防御措施。干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5。近30年来,在我国北方,旱灾害是一个复杂的

5、自然变异大系统,从研究上说,除干旱尤其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持续干旱化已严重威胁生存灾害本身(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外,还包括灾情评环境。降水减少和温度升高是形成当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估、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减灾对策等。干旱灾害风险评[1]区显著干旱化的主要原因。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应估就是以探索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核心,其研究范围涉及对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笔者全面系统总结了干旱化严到灾害系统的各个环节。它要回答“怎样才能安全”,即评估重、多发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的适用防旱减灾技术,以期已确定的风险因素(或称致灾因子)对可能受影响的承灾体为实现人

6、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的重要性,以为决策者权衡风险的大小,提出建议或提供减展作出贡献。灾决策的科学依据。风险评估内容应包括评估技术方法、评1加强干旱灾害生态监测预测与风险评估估模型、评估指标、风险水平等级分布与分区等。1.1加强干旱灾害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气候暖干化引1.2.1评估技术方法。目前,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2]发干旱化趋势非常明显,干旱化的发生发展与生态环境、社很多,邓国等采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风险概率估算。经过会发展、经济建设关系十分密切,其影响非常严重和深远。“正态化”处理的相对气象产量序列可视为“正态序列”,约要重视和

7、加强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测和研究;建立干旱灾害监占总样本80%,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的约占20%,这就是受灾测预警基地,研究防御对策;建立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较强害影响的部分。宫德吉等提出以无气象灾害时农作物应当的监测和预测能力、有效服务功能的干旱灾害综合业务服务[2]达到的期望产量为基础,来评估因灾害减产年的方法。蒲系统,并能及时就干旱灾害对区域内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影响金涌等提出采用干旱灾害对粮食作物产量影响系数,并建立提供科学的技术评估和对策服务,为决策部门和社会用户提[3]定量评估模式,对粮食作物种植风险程度进行定量评估。供优质服务。[2]1.2.2评估模型。在评

8、估模型方面,杜鹏等提出用风险对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