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ID:33621639

大小:9.53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2-27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_第1页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_第2页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_第3页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_第4页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我看过的首博固定展览有: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   书房珍玩精品展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北京文物精品展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    08年看过的临时性展览有:   古希腊竞争精神展   长江文明展白玉三羊  清 乾隆(1736-1795)  北京海淀圆明园出土  此作品为一只嘴衔灵芝的回首山羊,山羊身上分别浮雕两只小山羊,神态自然,是清代常见的“三阳开泰”吉祥作品。碧玉太狮少狮  明(1368-1644)  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采集碧玉卧牛  明(1368-1644)

2、青玉“福寿平安”如意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头部多作心形、芝形、云形,为赏玩之物。清代玉如意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祥和玉,不仅是贵族身边的宝物,也是贵族阶层相互馈赠的珍贵礼品。此玉如意为整雕过枝灵芝纹及宝瓶、蝙蝠,谐“福、寿、平安”吉祥之意。青玉宴饮图插屏  清(1644-1911)  玉插屏是清代较为盛行的陈设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阴线、浮雕,一般插于木座上。此玉插屏屏心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制,一面琢长廊、芭蕉、桂树、桌、凳、人物;一面琢山水、垂柳、小船、人物,采用远山近景法,层次分明,技法

3、精练。2009-02-1223:18:35白玉“龙凤呈祥”扁瓶  清(1644-1911)  玉瓶为圆雕仿古作品。瓶上分别浮雕凤、龙和兽首,兽首衔活环,螭龙作把,矮圈足,制作规整,抛光极好,构思巧妙,寓意“龙凤呈祥”。碧玉灵芝双联瓶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2青玉饕餮纹双耳瓶  清 乾隆(1736-1795)  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出土青白玉如意云纹盖瓶  明(1368-1644)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玉瓶通体镂雕如意云纹,底部有两道阳起的弦纹,底平,下以六个微微外撇的云头作足,内壁光滑,盖与钮分别碾琢,有极好的

4、玻璃光。青白玉凤首衔梁卣、瓶  清(1644-1911)  此套玉卣、瓶为仿古陈设器,采用平雕阳起饰花卉纹,单阴刻回纹,镂空圆柱形凤首勾梁,下配银钩。青白玉鹭鸶衔莲荷叶形卣  清(1644-1911)  玉卣用镂雕、浮雕技法琢制,以一片硕大肥厚的荷叶翻卷成卣身,周围饰以荷叶、花蕾、莲蓬,盘曲的粗茎及藕节巧作成底,卣盖作成向下翻卷的荷叶,盖钮雕成衔荷花的鹭鸶,以活链相连。青玉番莲纹香薰  清(1644-1911)  玉香薰盖上镂雕番莲花纹,器身外满饰相互缠绕的番莲花,细圈形平底足内,琢刻一朵盛开的番莲花。壁薄精巧,造型新奇,琢制纹饰细密剔透。青玉番莲纹香

5、薰  清(1644-1911)拉近碧玉鱼龙形花插  清(1644-1911)  玉花插为两条向上跳跃的鱼龙,龙首鱼身,透雕龙口露齿,以口作插物用,底部以单阴刻线琢出水纹,再圆雕聚成海水波涛,情趣无穷。明清时期,人们常以鱼龙的变化比喻功名、财富的飞跃发展,以此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青玉船  清(1644-1911)  此作品立体透雕江南常见的乌篷船,竹节式船帮,帮流苏的船篷,船尾立一存水罐,船篷上阴刻“#”字底纹,船帆收于顶上,船锚收于船头。青玉仙人出行山子    清(1644-1911)    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出土    清代玉山子多以历代名画为蓝本,

6、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将玉雕工艺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此玉山子系子玉刻,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远山近景技法。近景青白玉仙人出行山子  明(1368-1644)  玉山子立雕而成,以深浅浮雕和阴刻线纹等技法琢刻,一面雕山前古松、回廊、台阶,仙人持杖在前,小童紧随其后,一面雕高山、祥云、树木、双鹿。布局疏密合理,雕琢精致。白玉莲藕荷叶形花插  清(1644-1911)  玉花插以荷叶、荷花、莲藕节相融制成,翻卷的荷叶作花插口,叶脉清晰自然,藕节巧成底托,顶端的荷花起平衡作用,器形小巧典雅。青玉玉兰花形花插  清(1644-1911)  玉花插采用圆雕、透雕技法琢成,

7、单阴刻线琢出叶脉,翻卷的花瓣作玉兰形花插口,谐“玉堂富贵”的美好意愿。    青玉蜓螺荷叶形花插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玉花插是花插类器物中的精品,清代玉花插造型复杂,一般有树桩式、花果式、动物式等。此件玉花插以镂空、浅浮雕技法琢制,器身以一片荷叶卷曲成筒,一只蜻蜓落于荷叶之上,似在小憩。器底雕荷花和水草,一只田螺缓缓前爬,水底有一条小鱼觅食缓游,情趣盎然,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玉作中常见的题材,造型奇巧,精工细琢。白玉饕餮纹朝天冠耳炉  清 乾隆(1736-1795)白玉双耳饕餮纹炉  清 乾隆(1736-1795) 

8、 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出土    白玉饕餮纹双耳盖炉  清 乾隆(1736-1795)玉紫檀雕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