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ID:33622744

大小:2.00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_第1页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_第2页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_第3页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_第4页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20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7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24No.72010年7月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July.2010文章编号:1003-7578(2010)07-062-06*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代革联(西安科技大学,西安710054)提要:在分析韩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井下突水、岩溶发育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影响;认为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形成和运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水文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明显。关键词:地质构造;

2、水文地质;特征;边界;岩溶;韩城中图分类号:TD163文献标识码:A韩城矿区以韩城大断层(F1)为界分为两个地貌单元。断层东南部为黄土台塬区,是韩城市的主要农业区;西北部为以黄土梁峁景观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区内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是煤炭资源的主要开发区。区域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区内属大陆半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一般为500mm;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的2~3倍。韩城矿区属于黄河水系,常年性河流主要有黄河、凿开河、盘河、涺水河等,其中黄河为区域最大的地表水流,是矿区的区域侵蚀基准面,也是矿区东南部的天然边界。自北向南切穿煤系地层及寒武奥陶系灰3岩地层,在禹门口一带形成峡

3、谷,流经灰岩段地层长度约7km,常年平均流量为6328m/s;水位高程在[1]373~385m之间;凿开河、盘河、涺水河均为流经该区域黄河的支流。1韩城矿区水文地质概况韩城矿区位于渭北煤田表1象山煤矿含水层钻孔抽(注)水试验成果表的东北端、黄河的西岸,其主Tab.1Testresulttableofdrill-holepumping(waterinjection)inXiangshancoalaquifer要含煤岩系为二叠系山西组QK试验泉水流量项目(L/sm)(m/d)层数(L/s)及石炭系太原组,主采煤层0.068~21.112号、3号、5号、11号,奥陶第四系底部(Q4)3

4、97.21~561.84120.01~0.152.73系石灰岩(以下简称奥灰0.0165~0.3760.0056~0.9上石盒子组二段(P2Sh2)30.01~0.1岩)为煤系基底。整个矿区0.1420.3460.00036~0.1370.00089~0.9的水文地质概况为,地表水上石盒子组一段(P2Sh1)110.01~0.20.08540.562不甚发育,地下水受构造、岩0.00005~0.0870.00036~0.375下石盒子组+山西组(P1Sh+P1S)9―性及地形地貌的控制。地下0.02480.0659水主要埋藏在第四系地层底本溪组+太原组(Cb+Ct)0.0002~0

5、.1540.00125~0.558237―0.02630.108部的孔隙基岩裂隙和岩溶裂奥灰岩含水层(O)46.02~630.769――隙之中,煤系及其上部地层注:1.Q和K是抽水最大降深值对应的数值,各项分子为两级值,分母为算术平均值;2.数据来源中各含水层充水空间不太发1988年1月陕西省渭北煤田韩城矿区象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育。*收稿日期:2009-4-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104),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A515010)资助。作者简介:代革联(1968-),男,陕西西安人,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daig

6、@lxust.edu.cn第7期代革联地质构造对韩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63由于受沉积作用的控制,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存在,形成多层结构的复合承压含水体。煤系及其上覆地层中含水层的含水性、富水性和透水性多不良,水力联系较差,加之地形复杂,径流条件好,渗透有限,补充不足,故含水量不大。煤系基底奥陶系石灰岩受岩性和构造的影响,岩溶裂隙在边部、浅部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奥灰岩溶含水层为多层段结构的复合承压含水体。地下水按其岩性及储水空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石炭二叠系砂(灰)岩裂隙水及奥灰岩岩溶裂隙水三种类型。总体而言,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不丰富,石炭二叠系富水性、透水性不

7、强,奥灰岩岩[2]溶水富水性、透水性强,但极不均一,对煤层开采影响极大(表1)。2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边界的控制作用矿区内出露的大型断层有两类:一类为张扭性断层,另一类是压扭性断层,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断层,总的特征是,高角度、延伸远,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断距大,一般在百米以上。这些断层不但影响着地下水的透水性和富水性,而且也控制着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及运动方向。2.1韩城正断层(F1)的水文地质特征F1断层下盘地层走向NE,倾向NW,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二叠系的地层所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