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说课稿修改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

ID:33660776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_第1页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_第2页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_第3页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_第4页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颐和园说课稿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颐和园》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颐和园》,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句,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细读、精读、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3、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难点是学习本课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本课选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五、说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讲的是《颐和园》第二课时内容,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3、习课文《颐和园》。(板书课题)本环节设计意图是:直接导入、紧扣课题,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朗读、理解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2、学生通过自读感知,明白文章的结构,教师指生汇报,明确: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教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自读感知,明白文章的结构,这篇课文其实分为三个大景点,即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万寿山又包括佛香阁和排云殿等小景点,昆明湖又包括小岛和十七孔桥,避免了学生把所有景点都并列处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

4、的结构安排。在这里适时板书,加深印象。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游览长廊1、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2、学生交流:廊内──廊两旁3、默读课文,让学生根据交流提纲和课本长廊图片感受长廊的美好和长廊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课文进行交流。交流提纲:⑴ 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⑵ 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⑶ 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⑷ 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 4、交流汇报:长廊又长又美。(教师板书:又长又美)5、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每

5、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指读,思考: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6、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齐读第二自然段)7、小结: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交流体会和各种朗读感悟长廊的长,廊内画美,廊外风景美等特点,适时播放图片,加深了学生的形象感知。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游览万寿山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

6、大家朗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描写了万寿山的哪些景色呢?学生根据学习长廊的方法,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找出万寿山的景点——排云殿和佛香阁,感受佛香阁高、金光闪闪的特点以及排云殿金碧辉煌的样子,学生通过自行感悟,感受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师生交流后板书:佛香阁、排云殿雄伟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游赏昆明湖1、过渡: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2、指读,学生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昆

7、明湖:(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  重点写了十七孔桥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   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4、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  齐读句子。本环节设计意图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跳出来,让学生自己喜欢去哪儿游赏就去哪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美景,找出堤岸、湖中心小岛以及十七孔桥的美和它们的特点,还特别讲解“滑”字,从中品味出昆明湖的静。六、总结全文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