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

ID:33663201

大小:98.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8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_第1页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_第2页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_第3页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_第4页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对话在伟大穿行——《藤野先生》教学济宁师专附中朱则光【文本解读】鲁迅在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之后,满怀深情地写道:“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仅是一所普通医学专科学校的一位普通医学教授,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为什么二十年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先生却用“伟大”这样的字眼相颂呢?先从两人的交往开始探寻。初识伴随着留级学生的哄笑,印象是轻松甚至滑稽的。但是通过“订正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四件事情的交往,对藤野先生的尊重关爱学生和严谨求实的

2、作风,“我”是“不安和感激”的。但是如果仅凭这样几件事,就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以至于以“伟大”相称,是不是还有点勉强?——因为这实在不过是一个教师,最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但事实上,很多人至此就停止了解读文本的脚步,而把其他材料统归为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那样理解,抛却“文不对题”的嫌疑不说,写老师就是写老师,为什么还要借机“表扬自己”呢?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帮助,什么样的情况最使他感动?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彷徨,犹豫,甚至走投无路;第二,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再来看看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的前一篇《琐记》中他这

3、样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这抱定希望远涉重洋的鲁迅又怎样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只消这一句,失望和厌恶之情就跃然纸上了。“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能不能理解成极度失望之后再碰碰运气的无奈呢?可是到了仙台,一句“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就足以证明虽然“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但这并不是鲁迅先生最需要的。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正是在这样“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当口,一个黑瘦的先生便“挟着一叠大大

4、小小的书”,以极富个性的抑扬顿挫的声调,雪中送炭般的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暗示我们:第一,他的境遇很糟,确实需要帮助;第二,他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这时,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学业的,精神的,人格的。但这种关心仍是个人对个人的,并未完全超出一个教师的职业范围,还不能发自内心地称其为“伟大”,所以文章还没有止笔。接着,作者又用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不但告诉我们这是促成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做了一个最厚实的反面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发生在这样特

5、定的背景之下——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在麻木不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一如既往的关怀他——这种关怀已上升到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或是人之为人的大爱、大善、大美!这样的老师不是“伟大”的吗?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这样的人格不是“伟大”的吗?如果说,刚一读到“伟大”,内心涌起的是模糊甚至是疑惑的话,在读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之后,“伟大”开始变得清晰,而在解读了其余看似闲笔的材料之后,“伟大”才变得立体起来,丰富起来——他让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个怎样的境遇之下

6、,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这才是对文本“人化”,而非“圣化”的解读。【教学设计】㈠教学设想1.教学理念:⑴分析,从矛盾开始:无矛盾无以分析。本文的“矛盾”就在“伟大”这个词上,抓住这个情感的聚焦点展开教学,更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也使教学找到了一个进入文本的最佳切入点。⑵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以“伟大”为纵线贯穿全课,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⑶引读:在教师引领下反复朗读文章第37段,不但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渐入佳境,而且使课堂呈现一种重章复沓之美。2.教学目标:⑴理解用典

7、型事例写人的方法⑵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⑶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情谊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㈠导入:拎出“伟大”1.板书标题、作者。2.谈话:从小学至今,我们一定都有自己难忘的老师。你能用一两句话评价他吗?藤野先生,是鲁迅1904—1906年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一位医学教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这位老师的呢?齐读,从中你读出了什么问题?1.回忆、评价自己的老师。2.找出并齐读第37段,质疑。3.设疑:和一个普通的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自鲁迅先生离开日本就再未与他相见,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作为文学家、

8、思想家的鲁迅为什么用“伟大”这样的字眼相颂呢?板书:伟大?㈡探究一:感受“伟大”学习第6-23段。用以下问题引领:1.标题是“藤野先生”,先看两人的相识。指名读第6-10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藤野的?藤野留给你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2.再看两人的交往。指名读11-23段。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