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

ID:33680613

大小:792.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2-28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_第1页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_第2页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_第3页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_第4页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杆固定板注射模具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目录i第一章塑料的工艺性设计11.1塑件结构分析11.2注塑模设计11.3化学和物理特性分析21.4塑件的尺寸与公差21.4.1塑件的尺寸21.4.2塑件尺寸公差标准21.4.3塑件的表面质量3第二章注射成型机的选择4第三章型腔布局与分型面设计53.1型腔数目的确定53.2型腔的布局53.3分型面的设计6第四章浇注系统的设计74.1主流道设计74.1.1主流道尺寸的计算84.1.2主流道的凝料体积84.1.3主流道的当量直径84.1.4主流道剪切速率的校核84.2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的配合94.3冷料穴的设计94.4分流道设计104.4.1分流道的设计原则

2、104.4.2分流道的横截面尺寸形状的确定114.4.3分流道内塑料熔体流动剪切速率的校核114.4.4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124.4.5分流道的布局124.5浇口设计124.5.1浇口的设计原则134.5.2浇口的尺寸计算13第五章排气和引气系统设计145.1型腔内气体的来源及危害145.2排气方式14-43-第六章成型零件的设计156.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56.1.1凹模结构设计156.1.2型芯结构设计166.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176.2.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mm)186.2.2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186.2.3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196.

3、2.4型芯高度尺寸计算196.3成型零件的工艺性要求:196.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196.4.1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196.4.2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206.5模架的确定206.5.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206.5.2模板各尺寸的校核20第七章注塑模具导向机构设计217.1导柱的结构217.2导柱的根数227.3导套的结构22第八章脱模机构的设计238.1脱模机构设计的总体原则238.2脱模力的计算238.3推杆设计238.3.1推杆的形状238.3.2推杆的位置与布局238.3.3推杆的尺寸计算248.4推出机构的复位24第九章侧向抽芯机构设计259

4、.1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结构抽芯距和抽芯力的计算259.1.1抽芯距的计算259.1.2抽芯力的计算259.2斜导柱的设计259.2.1斜导柱长度及开模行程计算259.2.2斜导柱弯曲力的计算269.2.3斜导柱的横截面尺寸确定269.2.4斜导柱与滑块斜孔的配合269.3滑块、导滑槽及定位装置的设计269.3.1滑块的导滑方式279.3.3滑块的导滑长度27-43-9.3.4滑块的定位装置279.4楔紧块的设计27第十章冷却系统的设计2810.1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2810.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2810.2.1单位时间内注入模具中塑料熔体的总质量W2810.

5、2.2单位质量的塑件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2810.2.3冷却水的体积流量qv2910.2.4冷却水在管内的流速2910.2.5冷却管壁与水交界面的膜传热系数h2910.2.6导热总面积A2910.2.7冷却水的总长度L2910.2.8冷却水道的根数2910.3凹模嵌件和型芯冷却水道的布置29第十一章模具总图和工作过程3011.1模具装配图3011.2模具工作过程30第十二章切口的线切割处理3112.1线切割简介:3112.2线切割工作原理:3112.3线切割31第十三章、关键部位的数控加工3213.1关键部位的数控加工工艺3213.2加工流程3313.3数控

6、加工程序33结论34参考文献35致谢36附录一37附录二41-43--43-第一章塑料的工艺性设计1.1塑件结构分析塑件的质量要求是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脱模斜度5~8°,塑件材料PP,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塑件公差按模具设计要求进行转换。塑件形状如图1.1所示:图1.1塑料管道夹1.2注塑模设计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注射压力:可大到120MPa注射速度:通常使用高速注射可以使内部压力减少到最少,如果制品表面出现了缺陷,那么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流道和浇口:对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径范围

7、是4~7mm,建议使用通体为圆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类型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浇口直径范围是1~1.5mm,但也可以使用小到0.7mm的浇口。对于边缘浇口,最小的浇口深度应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浇口宽度应至少为壁厚的两倍。成型时间:注射时间20s~60s高压时间0s~3s冷却时间20s~90s总周期50s~160s-43-1.3化学和物理特性分析PP比PE要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

8、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