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

ID:33725285

大小:8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28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_第1页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_第2页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_第3页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_第4页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准确鲜明生动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诠释“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分类掌握“语言运用•准确”专题复习一、诠释准确是在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古人在用词上尤其严谨,古代苦吟诗人,如贾岛、孟郊者为了“吟安一个字”可以“捻断数茎须”。为了一个词用得准确,可以想三五年。杜甫也有“语不

2、惊人死不休”的追求,经典的古诗练字就是范例。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1、符合情境例1: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如在日间,与李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李凝住的又是幽居,因此“敲”门很符合情境。)2、符合心理例2: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符合程度例3:陶醉沉醉迷醉4、符合对象例4:随和随便一群一伙“用词准确”与“同义词辨析”有交叉,比如都要

3、注意程度、对象、范围等,因此不再赘言。选择句式和选择语气同样要注意符合情境、心理、程度、对象等二、考查范围1、用词准确2、搭配准确3、筛选准确4、转换准确等三、考题形式可能是选择题、改错题、分析鉴赏题等例5、对下面两句话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有的科学家指出,这种说法事实根据不足。A有的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而导致癌症”的观点,事实根据不足。B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

4、实根据不足。C有的科学家否认“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观点。D有的科学家指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欠妥。参考答案:C(A歧义B以偏概全D“根据欠妥”不合原意)例6、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方位表述准确,用语富于变化。(5分)(2006全国卷2)参考答案: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西傍奥远水系,南望奥运主体育场,北邻森林公园。【解析

5、】以上只是举例。答出“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给1分;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与图中三处标识物的位置关系表述准确(方位顺序不计),每答对一处给1分。用语富于变化,给1分。读题干可知,这道题是让我们介绍“位置”,首先我们要会看图,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其次用上所给信息。用一句话说明其方位,就不存在“用语富于变化”,一定是很多句。其中有一个是易忽略的,就是图下面的信息“奥林匹克公园示意图”几个字。再有“用语富于变化”,体现在“西傍”“南望”“北邻”。这道题要求学生语言要丰富,充分体现了语言

6、表述题的特点。而看图题是许多年以前的题型。可见,学生不能盲目地追寻新题型,而应广泛地涉及,并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例7、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4分)(2006福建题)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错误改正第一处第二处参考答案: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

7、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例8、.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3分)(2006天津题)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

8、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答:[来源:高考资源网]参考答案:自强不息苟且偷安流水不腐例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2006浙江题)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1)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2)就文中加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