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

ID:33725713

大小:142.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_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_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_第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_第4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1课时)复习练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7・安徽池州4月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1.“旗云”多在(C)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D)A.山谷风B.华北季风C.湖陆风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玄”飘动的位置(D)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B.越向

2、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D.下倾,不易登山【解析】第1题,当晴朗白天太阳出来后,碎石坡而升温较快,热空气沿坡而上升,大约上升到峰顶的高度附近开始凝结成云,当云高出峰顶时,受到强烈的西风影响,于是“旗云”飘扬在峰顶。阴雨天、日岀前后及晴朗夜间由于气温较低,热空气不会沿坡面上升,因此不会形成“旗云”。故选C项。第2题,“旗云”和山谷风、华北季风以及湖陆风的成因相似,都与热力性质有关;盛行西风是位于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I'可,与热力原因联系不大。故选D项。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若“旗云”上掀,表明对流运动强,高空风小,

3、选项A错误。若“旗云”下倾,表明对流运动弱,风力大,不易登山,选项D正确。“旗云”飘动的位置与高空风力有关,与太阳辐射无关,选项C错误。(2017・山东威海第二次模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C和850hPa温度<0.0°C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C)。据此完成4〜6题。4.“融化层”位于图中(A)A.①B.②C.③D.④5.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B)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匹6.“游人屐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

4、成(C)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冻雨自然灾害,通过材料分析熟悉冻雨形成条件,联系诗歌内容,可知冻雨造成的危害。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2—4°C,②、③、④都位于零度以下,所以只有雪花下落在①处融化,“融化层”位于①处,选择A项。第5题,常以700hPa温度20.0°C和850hPo温度<0.0°C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赣州正好符合这个条件,选择B项。第6题,冰雪霏霏半成雪,游人屐冻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诗词说明受冻雨影响,交通受阻。从现在情况来看,天下冻雨,高速公路封闭,其

5、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选择C。(2017•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地形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很大,读左下图(图屮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和右下图,两图图示地区均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7〜9题。7.下列关于左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E坡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于F坡的B.气流从A地到B地的气温变化值等于从B到C的气温变化值C.EF两坡的雪线高度相同D.A地的人类活动比C地的人类活动多8.在右上图中,有一台风小心在甲乙之间的海岸线上登陆,则下列四地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是(B)A.甲B.乙C.丙D.T7.上题该地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A.该地吹东南风,从海洋上携带大量水

6、汽形成地形雨B.台风在该地滞留时间长,降水持续时间长C.该地位于东南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多D.该地位于东北风的迎风坡,山地抬升作用显著【解析】第7题,E为迎风坡,水汽多温差小,AB之前的温度变化小于BC;E降水多,雪线更低;A为迎风坡降水多,人类活动密集。第8题,乙地吹东南风,登陆风降水多。笫9题,乙地吹的东南风是登陆风,遇到山地阻挡形成大量的地形雨。(2017•青海西宁三校联考)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读图,冋答10〜11题。8.该“雪壁公路”可能为(B)A.11月俄罗斯东欧平原公路B.3月

7、北海道西部沿海公路C.7月新西兰南岛西侧沿海公路D.12月屮业“丝绸之路”公路9.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D)A.凌汛B.低温冻害A.水污染D.洪涝灾害【解析】第10题,根据图片中“雪壁公路”的积雪厚度,可知该地降雪量很大。可能是3月的日本海沿海公路,B项对。俄罗斯东欧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可能降大雪,A项错。新西兰南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西侧沿海公路没有大雪,C项错。中亚位于内陆,“丝绸之路”公路降雪量小,D项错。故选项B项。第11题,春季,气温回升,该地积雪融化,最易诱发洪涝灾害,D项对。凌汛是河流水文变化导致的,

8、不是平原积雪诱发的,A项错。低温冻害不是积雪多诱发的灾害,是寒潮引起的,B项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