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ID:33726272

大小:86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8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_第1页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_第2页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_第3页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_第4页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重点: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2.重点: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掌握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3.难点:探究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教材整理1 报刊业走向繁荣阶段时期表现形成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发展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

2、想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繁荣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图解示意]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教材整理2 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的发展(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

3、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3)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4)走向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2.电视事业的发展(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4、P74“学思之窗”,思考: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 除技术因素外,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高质量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材整理3 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特点(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

5、力。(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影响(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2.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戊戌变法前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

6、、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探究点一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史料解读史料一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据《大公报》(1905年)史料中的数据信是关键信息。史料二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

7、发表意见(如时务学堂创办了《时务报》)。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句号将史料分为三层,逐层分析即可。【史料应用】(1)概括史料一分析归纳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提示】 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化;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办下去。(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提示】 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史论拓展】 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

8、1.原因(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3)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挽救民族危机,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等都需要通过报刊宣传、发动。(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