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

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

ID:3373200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_第1页
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_第2页
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_第3页
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_第4页
资源描述:

《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钢筋砼预制管桩锤击法施工项目项目一:基础工程施工任务任务一:钢筋砼预应力砼管桩施工(子任务二:预应力砼管桩的打桩法施工)教学目标能力目标①具备编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锤击法专项施工方案能力②具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锤击法施工验收组织的能力知识目标①管桩的锤击法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知识②锤击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③锤击法施工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④锤击法施工验收知识教学重点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本构造及一般规定2、锤击沉桩的施工方法教学难点1、锤击沉桩时,桩入土深度的控制2、锤击沉桩的施工方法设计思路通过让学生观看施工桩机施工图片及

2、图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提示(任务驱动),然后再讲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锤击有关知识。最后,再安排学生完成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法施工专项方案(学做合一),训练学生实际监理旁站的能力和控制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让学生在工作任务驱动下实现学做合一。课前回顾1、桩的分类及特点2、静力压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教学引入通过观看施工现场的图片引入桩基础结构施工的内容。课堂小结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本构造要求及一般规定2、锤击沉桩的施工方法3、锤击沉桩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防止和处理方法课外训练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

3、法施工专项方案教学体会课堂教学设计一、打桩机械(结合课件中的图片作一般性讲解)桩机具主要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三个部分。1、桩锤:分为落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打桩锤、振动桩锤和液压锤等。2、桩架:分为滚筒式桩架、多功能桩架和履带式桩架等。3、桩帽及衬垫材料4、送桩器二、锤击沉桩施工(结合课件中的图片作重点讲解)1、打桩前的准备工作(1)场地准备:包括处理地上、地下障碍物,场地进行平整压实,包括接通现场的水、电管线。(2)测量放线:包括放出桩基线并定出桩位,设置水准点等。(3)施工机具准备:准备好施工机具正式打桩前,还可

4、选择进行打桩试验,以便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4)确定打桩顺序  在确定打桩顺序时,应考虑桩对土体的挤压位移对施工本身及附近建筑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桩的中心距小子4倍桩的直径时,就要拟定打桩顺序,桩距大于4倍桩的直径时打桩顺序与土壤挤压情况关系不大。打桩顺序一般分为:逐排打、自中央向边缘打、自边缘向中央打和分段打等四种。(5)设置水准点及定桩位1)控制桩顶水平标高的水准点不宜少于2个。2)在地面上确定桩基轴线及每个桩的准确位 置。一般可打小木桩并做好标记来表示桩位;有时为防止木桩被撞而偏移,可用龙 门板定位。2、定锤吊

5、桩质量控制要求:桩插入土时应校正其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在桩的自重和锤重作用下,桩沉入土中一定深度而达到稳定,这时应再校正一次垂直度,即可进行打桩。利用两台经纬仪控制桩的垂制度。两台经纬仪位置与预制桩位置构成直角。3、打桩  打桩时应“重锤低击”。开始打要用小落距(一般为0.6m左右),入土一定深度(约1~2m)后再全落距击打,这样桩尖不易产生偏移。打混凝土管桩时,最大落距不大于1.5m,实心桩不大于1.8m。桩尖碰到孤石或硬夹层时,落距不大于0.8m锤击过程要连续,速度要均匀,间歇时间不要太长。★桩的入土深度控制措施(

6、难点)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应以标高为主,而以贯入度作为参考;对于端承桩则以贯入度为主而以标高作参考。这里的贯入度是指最后贯入度,即最后10击桩的平均入土深度(双动汽锤为每分钟下沉值)。测量最后贯入度应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即桩顶无破坏、锤击无偏心、锤的落距符合规定、桩帽和校垫层正常。4、接桩一般砼预制桩接头不宜超过2个,预应力管桩接头不宜超过4个。应避免在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时接桩。接头的连接方法有三种:焊接法、浆锚法和法兰接桩法。浆锚法适用于软弱土层。5、送桩当最后一节桩打到桩顶接近地面时,无法靠桩锤直接将桩

7、打到设计标高时,需借助送桩器将桩打到设计标高位置。送桩深度需在打桩前确定好。为了消除桩身反弹一般比原计算深度再超送50mm。6、打桩测量和记录预应力管桩施工测量与记录重点:△每沉1m所需的锤击数△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每阵(10击)的贯入入度△桩顶标高(水准仪)◆打桩过程中常通过两台经纬仪来控制桩身垂直度,要求两台经纬仪与直立的管桩构成直角。三、小结:1、打桩机械的组成及使用2、打桩的工艺流程3、打桩质量的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