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

ID:33737996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_第1页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_第2页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_第3页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_第4页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内河通航标准池弘福艾万政池弘福:(1963-),男(汉族),浙江金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航海技术,(电话),(E-mail)hfchi@zjou.edu.cn本论文得到舟山科技局项目的支持.(浙江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浙江舟山)摘要:我国内河通航标准为水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内河通航标准也有不足的地方。本文分析了我国内河通航标准的几个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为内河通航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关键词:内河通航标准;航道;航道宽度;临河建筑物0引言内河水运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外贸易中占

2、有先行的重要地位。因此,世界各国为了加强内河运输和提高内河运力,都制定了适合本国特色的内河通航标准。我国内河通航标准自颁布以来,对规范我国内河航道开发和促进内河航运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内河航运实践表明,我国的内河通航标准并不是十全十美,标准中也有一些存在不足的地方。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航道划分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船型发展、临河建筑物标准缺失、在规定航道尺度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船舶的操纵性能等等。如果这些缺陷不加以修正,这些缺陷必将影响内河船舶航行安全和制约内河通航畅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的内河通航标准。1航道等级划分现状与

3、思考我国内河通航标准将我国内河航道按照可通航内河船舶的吨级划分为7级[1](见表1),并以代表船型、船队来确定了航道的主要尺度。事实上,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水工建筑物拔地而起,这些水工建筑物都是按照它们所处的河道分级标准而建。水工建筑物的建设投资巨大,在当时条件下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航道需要通过开挖和疏浚而提升等级,等级提升后会造成先前水工建筑物碍航现象。例如湖南资水本来可以通过合理疏浚而提升航道等级为经济建设服务,但由于该流域建有拓溪水电站,其过船设施按照现行通航标准只设计仅为50吨级升船机,造成了资水航

4、运的大幅度萎缩,只有库区零星货物的分段运输,未来想开发该航道势必要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航道开发潜力来划分航道等级5。即使某些航道现在不能满足高等级航道通航条件,但未来通过开发可以达到高等级航道通航条件的,应该提高此类航道的等级,在未开发之前可以规定该航道通航船舶尺度,待开发后再提高通航船舶尺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而防止低标准水工建筑物的建设。表1我国航道等级划分标准船舶吨级(吨)30002000100050030010050航道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2航道尺度的探讨船舶避让、旋回、制动、航行等行

5、为都需要一定的水域条件,即航道条件,它包括:水深、航道宽度、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船舶航行所需要的领域条件,如果缺少这些条件,船舶是不能航行或航行不安全。影响船舶领域的因素除了船舶体型参数外,还受到风和流等外界条件的限制。但我国通航标准中,对航宽的要求并没考虑风和流的影响;对弯曲航道航宽的界定也比较模糊。2.1对顺直航道宽度的思考我国的内河通航标准将直线段航道的宽度的数学模型定义为[1]:(1)公式中:B为航道标准宽度;b为设计船队(或单船)宽度;L设计船队长度,拖带船队为最大单船长度;a航行漂角;△b为上、下行船队间的横向舷距,△

6、b=(L×Sinα+b)/2;D为船岸间的安全距离,D=(L×Sinα+b)/4。公式(1)不但没有较好考虑风和流的影响,同时概念也表述不是很清楚。例如a在此被定义为航行漂角,但实际上并不是漂角,而应是偏航角。偏航角是船舶偏离航道轴线的夹角;所谓漂角是船舶为保持航行的正确方向而使船舶轴线与航向保持的夹角。如果以代表船型的资料(见表2)为基础,可以计算出在考虑风致漂移和流致漂移影响情况下的航道宽度和按照标准中公式而得到的航道宽度,计算结果见表3。表3中流致漂移按照下式求取[2-3]:△B1=S×(VSinα+USinβ)/︱VCosα+UCosβ︱(2

7、)风致漂移计算公式为[2-3]:△B2=K×(Ba/Bw)1/2×e-0.14Vs×Va×S×Cos(1800-α)/︱VCosα+UCosβ︱(3)上两公式中:S为计算河长(m);V为船速(m/s);U流速(m/s);K=(ρa·Ca/ρw·Cw)0.5,该系数一般取0.038~0.041;Ba为船体水线上侧受风面积(m2);Bw为船体水线下侧面积(m2),取Bw=L×d;Vs为风中船速(kn);Va为相对风速(m/s);α为偏航角;β为流向角。公式计算河长选择500m,α选择30,β选择2.780。表3中B1为考虑风和流影响的航宽,B1为按照通航

8、5标准中公式计算出来的航宽。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考虑风和流作用时,航道宽度的取值要比不考虑风和流作用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