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

ID:33771261

大小:202.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1912-2011 夏大豆 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31备案号:31479-2011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912-2011夏大豆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ProductiontechnologyofSummerSoybeanTongdou82011-09-25发布2011-12-2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912-2011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红、陈惠、冒宇翔、季张娟、缪亚梅、王学军、马祥建、、陈满峰、汪凯华。IDB32/T1912-2

2、011夏大豆通豆8号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夏大豆“通豆8号”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建立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夏大豆“通豆8号”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通则3产地环境要求选择土壤耕作层疏松、理化性状良好、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不重茬和上茬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1的规定。4产量、产量结构4.1产量一般亩产干籽粒180kg,高产田块可达230kg。4.2产量结构4.2.1密度每亩定植密度8000株左右。4.2.2单株荚粒数单株平均结荚60个左右,每荚1.8粒。4.2.3百粒重23g左右。1DB32/T1912-20114.2.4单株产量22g左右。5生产技术管理5.1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要求。5.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d~2d,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50倍~1

4、00倍液拌种。5.3施肥整地施肥按NY/T496规定执行。播种前5d~7d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或25%NPK复合肥30kg,并耕翻土壤0.2m。结合耕翻,整地作畦,同时开好田间一套沟,并注意清沟理墒,做到排灌畅通。5.4播种5.4.1播种时期6月中下旬为宜,不迟于7月中旬。5.4.2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点播均可,播种深度2cm~3cm。5.4.3播种量每亩用种3.5kg~4.5kg。5.4.4播种密度行距0.5m,株距0.15m,每穴播种1粒~2粒,3叶期定苗,每穴留苗1株,一般每亩留苗0.8万株左右,肥力水平低或迟播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5.5追肥苗

5、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2.5kg~5.0kg。5.6水份管理幼苗与开花初期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结荚期保持土壤湿润。5.7松土除草封行前结合除草松土2次。一般在苗期进行第一次松土;封行前进行第二次松土。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2DB32/T1912-2011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6.2常见病虫害常见病虫害有:蚜虫、豆杆黑潜蝇、豆荚螟、红叶蟎、斜纹夜蛾、地下害虫等。6.3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加强中耕除草,发现病株及时带出,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清沟理墒,及时排灌,严防积水

6、;冬季耕翻冻垡,清洁田园,降低害虫越冬基数和病原菌数。6.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蜘蛛、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自然天敌,杀灭蚜虫等害虫。6.5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可采用银灰膜避蚜或糖醋液、黄板、灯光诱杀等方法控制蚜虫、豆荚螟、斜纹夜蛾等害虫的发生。6.6化学防治6.6.1农药使用原则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6.6.2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于防治适期防治病虫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1。常见虫害防治技术主要防治对象药剂防治适期方法安全间隔期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百株蚜量超过1500头1500~20

7、00倍液喷雾15d5%抑太保乳油3代虫口密度4头~9头/1001000~1500倍液喷雾10d豆杆黑潜蝇40.7%乐斯本乳油株,虫株率16%~18%1000倍液喷雾7d~10d豆荚螟52.25%农地乐乳油百荚卵量达20粒1000~1500倍液喷雾7d~10d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21d红叶蟎害螨盛发初期9.5%氯氰.螨醇乳油1000~1500倍10d~15d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7d~10d2~3龄幼虫期斜纹夜蛾5%抑太保乳油1000-150010dBT乳油幼虫期500倍液喷雾5d~7d地下害虫10%氯氰菊酯乳油害虫出土期

8、、土中为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