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ID:33774097

大小:56.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_第1页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_第2页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_第3页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_第4页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沙门氏菌属腹泻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沙门氏菌21株,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2株占57.14%。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头胞嗟月亏、庆大霉素、头砲囉吩、环丙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95.24%.76.19%.66.67%,对其他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4%〜95%以上,而且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9种。结论甘肃省鼠伤寒沙门氏菌成为优势菌型,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建议我们临床用药以头鞄嗟厉为最好,其次为

2、庆大霉素。关键词: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率;监测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是引起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滥用,使耐药率逐年增加。为掌握甘肃省沙门氏菌腹泻发病趋势及耐药谱等,我们于2010年〜2013年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在甘肃省开展了沙门氏菌的监测,现将4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腹泻监测点分离沙门氏菌共21株(兰州市12株、武威市7株、天水市1株、定西市1株)。1.2标准菌株药敏试验用标准菌株的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购买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3生化试验采用常规法接种微量生化管,由杭州微

3、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1.4药敏试验药敏纸片、M-H培养基,均由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用ATCC25922作质控菌。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法,参照CLSI/NCCLS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2006年版)进行判断。试验所选抗生素为氨节西林(AMP)、阿莫西林(AMC)、头胞囉吩(CFT)、头砲囉月亏(CTX)、庆大霉素(GEN)、蔡唳酸(NAL)、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利福平(RFA)、复方新诺明(SMZ)O1.5沙门氏菌诊断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在有效期内使用。2结果2.1生化试验21株沙门氏菌生化结果:甘露醇+、葡萄糖

4、产酸+、麦芽糖+、枸椽酸盐+、H2S+、赖氨酸脱竣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竣酶+、动力+;靛基质-、尿素-、V-P-、蔗糖-、乳糖-。2.2血清型分布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腹泻病监测点共检测到沙门氏菌21株。经血清学分型鉴定,分属于B、Cl、C2、D1、4个群别4种血清型,除哈达尔沙门氏菌少见外,其余均属于常见的菌株。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2株占57.14%、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6株占2&57%、婴儿沙门氏菌2株占9.52%.哈达尔沙门氏菌1株4.76%(本菌在甘肃省首次检出)。1.3药敏试验结果21株沙门氏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占前4位的依次为:头

5、鞄喙厉100%、、庆大霉素95.24%、头胞囈吩76.19%、环丙沙星66.67%,对其他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4%〜95%以上,而且表现为多重耐药。见表1。3讨论本次检测到21株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12株占57.14%。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型之一,80年代我省某两地区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两起,两起均吃了病死马肉而引起食物中毒,从剩马肉和患者粪便中分离到鼠伤寒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据统计,全球70%儿童腹泻病例是由各类致病微生物污染了食品和饮水所致[2]。唐秀春等报道2004年8月14日信阳县某地因食用病死熟猪肉发生

6、一起食物种毒,有75例出现中毒症状。从剩余熟肉和粪便中分离到鼠伤寒沙门氏菌。苏民彦等报道2007年6月30日,齐齐哈尔市郊区某饭店发生一起食物种毒,餐后99例发病,79例住院。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确认因食用系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烧鸡所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4年监测的沙门氏菌对头胞嗟岳最敏感100%、庆大霉素95.24%、头胞嗟吩76.19%、环丙沙星66.67%耐药较低,其余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这有可能与抗生素的滥用有关。其耐药机制主要与细菌间存在耐药因子(R因子)不断相互传递有关,R因子具有复制能力,使菌产生或加强破坏抗菌药物的酶系,可

7、在体内外以及细菌种内或种外间进行传递。本次检测21株沙门氏菌耐药种类达9种。药敏结果分析,21株菌对头砲类敏感、氨基糖式类和喳诺酮类较为敏感,与国内其它省市报道的基本一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给防治带来困难。据统计国际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平均约为30%,美国为20%,而我国为67%〜80%[3],存在滥用抗生素情况。因此,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药物敏感谱,在临床用药时选用有效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提示我们临床用药以头胞嚷岳最好。警惕沙门氏菌的感染,提高认识,强化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加强饮食卫生的宣传教育,不吃病、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