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八 大 地 震

中 国 八 大 地 震

ID:33779121

大小:7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1

中 国 八 大 地 震_第1页
中 国 八 大 地 震_第2页
中 国 八 大 地 震_第3页
中 国 八 大 地 震_第4页
中 国 八 大 地 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 国 八 大 地 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八大地震序号地震名称地震日期发震时间(北京时间) 震中位置震级(Ms)震中烈度震源深度北纬东经参考地名1海城地震1975.2.0419:36:06.040o39'122o48'辽       宁7.3IX122唐山地震1976.7.2803:42:53.839o28'118o12'河       北7.8XI22 3 邢台地震1966.3.0805:29:14.037o21'114o55'河       北6.8IX101966.3.2216:19:46.037o32'115o03'河北宁晋东汪7.2X 4松潘地震1976.8.1622:06:46.232o48'104o0

2、6'四川松潘7.2IX241976.8.2311:30:10.032o30'104o18'四川松潘7.2VIII235昭通地震1974.5.1103:25:18.328o12'103o54'云南昭通7.1IX146通海地震1970.1.0501:00:37.024o00'102o42'四川通海7.7X137炉霍地震1973.2.0618:37:08.331o30'100o24'四川炉霍7.9X17 8 龙陵地震1976.5.2920:23:18.024o22'98o38'云南龙陵7.3IX241976.5.2922:00:22.524o33'98o45'云南龙陵7.4IX20资

3、料据《中国地震等烈度线图集》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烈度区划编图组汇编1979年地震出版社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6.8级和7.2级的强烈地震。极震区位于隆尧县、宁晋县、新河县和巨鹿县境内。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   震区处于滹陀河冲积扇的西南缘,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的前缘,古宁晋泊湖积-冲积洼地及冲积平原之间。滏阳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震区中部。   震区在构造上属于邢台地堑区,它东邻沧县隆起,北接翼中拗陷,西界太行隆起,南邻内黄隆起。这次地震活动严格限制在邢台地堑内部。  邢台地堑的总体构造方向为北北东向,内部发育一系列较大的北北东-北

4、东向断裂带,局部尚发育有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根据物探资料,地堑的凸起和凹陷之间有两条隐伏断裂;一条在南部,方向由西端的北西西向转为东端的北东向;一条在北部,方向为北北东。前者的东北端点与后者的西南端点相距20公里。根据地区破坏和地震活动特点判断,这两条隐伏断裂经这次地震活动已经相互沟通。  这次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以地裂缝和喷水冒砂为主。地裂缝沿着滏阳河、古宁晋泊和古河道范围成带壮分布,总体走向为北30o-35o东。喷水冒砂比较普遍,多分布在古河道、地形低洼和土质疏松地区。  沿古河道,不仅地裂缝及喷水冒砂普遍,而且位于古河道上的村庄比相邻村庄的破坏严重;在同一村庄中,古河道通过

5、地段的房屋又比其它地段破坏严重。  极震区内的居民点多为土坯墙结构的平房,多数分布在巨厚的亚粘土、粘土、粉砂土等沉积物之上。在地震中,受喷水冒砂、砂土液化的影响,土层承压能力显著降低。另外,这里过去是涝洼盐碱地区,由于地下水和盐碱的长期腐蚀,地基、墙脚很不结实,使房屋的抗震能力大大减弱,因而破坏严重。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省通海、峨山间发生了7.7级的强烈地震,使通海、建水、峨山、华宁、玉溪一带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严重损失。   本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盆地、山区、河谷相间出现。断裂构造纵横交错,其中以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次之。这次

6、地震既发生在北西向的曲江断裂上。   通海地震的烈度分布与曲江断裂的位置密切相关,总的趋势是离曲江断裂越近,烈度越高,震害越重。极震区沿曲江断裂呈北西向狭长条带展布于曲江河谷,长轴长约52公里。   地震后,沿曲江断裂分布许多地裂缝,从建水县庙北山北,经通海县的高大、峨山县的水车田、大海洽、牛白甸、直抵峨山城下,全长近60公里,总体走向北50o-60o西,倾向北东,倾角50o-80o,构成了巨大的地裂缝带。其中主干地裂缝不受任何地形约束,跨沟越岭,断开基岩,长达数公里,最宽处可达20米左右,具右旋水平错动性质,最大水平错距2.2米。   除沿曲江河谷密集展布的地裂缝外,在极震区

7、还出现多起滑坡,个别地区还有下陷或隆起。沿曲江河谷出现大小山崩数十处,使河道阻塞,道路毁坏。此外,喷水冒砂现象也比较普遍。喷水冒砂孔有单个的,也有串珠状成群的,总体走向为北西向,与曲江断裂的走向一致。   震区居民点多为砖柱承重的砖墙结构、土坯墙结构和木架结构的房屋。在极震区,房屋基本倒毁。炉霍地震   1973年2月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炉霍县发生了7.9极地震,甘孜、道孚、色达、新龙、壤塘等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震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鲜水河中游。区内层状地貌发育。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