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

ID:33793821

大小:1.49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01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特性测定及耕作性能实验指导书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实验室2013.317实验一土壤紧实度测定一、实验目的土壤紧实度又称土壤坚实度或土壤硬度,它是指土壤抵抗外物穿透的阻力,其值的大小与柱塞(或锥体)插入土壤时所需的垂直应力值相等,单位为kg/cm2。测定土壤紧实度,可以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推断农业机械在土壤上的行驶能力,预测农业机械行走系统可能压实的深度,估测作业部件的耕作阻力及作物根系的穿插阻力,为合理的设计农业机械行走系统、耕作部件,评价土壤的耕性,检查耕作质量和运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等提供重要的土壤参数和依据。本实验采取测定实

2、验地各代表性点的不同土层的紧实度,并与土壤含水量测定点相结合,找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二、设备、工具TYD-2土壤硬度计、记录笔、记录本、板尺、盒尺。三、仪器参数及功能TYD-2土壤硬度计,其最大负荷50kg;分辨率0.01kg;精度±0.5%;测定深度0~45cm;电池连续工作时间4~8h。1.【开机】键:打开电源;2.【设置】键:系统数据更改、修正、确定;3.【通讯】键:可切换屏幕数字正、倒反转;4.【单位】键:执行计测单位的切换选择N(牛顿)、kg(公斤)、lb(磅);5.【峰值】键:设定峰值测量模式(若显示不为零时,按【置

3、零】键清零),按此键一次为PEAK;两次为AUTOPEAK;三次为负荷实时值。6.PEAK—表示手动峰值保持,按此键亦可退出记忆键直接进入测试;7.AUTOPEAK—表示自动峰值保持,按此键资料会被储存起来;8.无PEAK和AUTOPEAK显示时,表示为负荷实时值;9.【储存】键:储存PEAK(手动峰值状态)下所测得数据;10.【记忆】键:存储的测试数据(记忆数据)会依次被调出来显示在屏幕上,“MEM”字样闪烁首先显示记忆次数,2秒后自动显示记忆数据。171.【清零】键:屏幕上的测试值被归零,按此键4秒钟,存储测试的数据可以全部清零;2.【

4、关机】键:关闭电源;3.【LOBAT】:提示电压不足,需重新充电;4.【OE】:表示数据储存已满,本机储存数据为896个;TYD-2土壤硬度计可与电脑连接,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查看、打印测试次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判断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定要求。四、测定要求根据实验地的条件和测试内容:1.依据各班人数,分成小组,每组4~5人。2.了解和测定出实验地不同区域内(0~20cm)土壤紧实度状况。3.测定实验地不同土层(5cm、10cm、15cm、20cm)的土壤紧实度数据。4.本测试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同步进行。五、测定方法和步骤(一)测试地

5、点的选定与测试步骤1.在实验地内,用对角线取样法选定5个测试地点(如图1)。用小铲将测量处的地表面整平。2.用六角扳手旋紧四个M4的螺钉,使安装板与测力仪联结固定。随后将手把固定在安装板上。3.将测试头固定到测力仪上,使其旋紧。4.按【开机】键打开电源。5.按【单位】键将单位设定为kg(公斤)。6.按【峰值】键1次选择峰值测量模式为PEAK(手动峰值状态)。7.用双手握紧仪器手柄,将仪器锥体尖端垂直地表面,依次插入规定测量的土层深度内。8.按【储存】键储存此次PEAK(手动峰值状态)所测得数据。测定完毕后,将土壤硬度计垂直顺向拔出。9.按【

6、记忆】键依次查看各次所测得测点各土层的硬度数据值;此值即为土壤紧实度(坚实度或硬度)值。按【清零】键退出记忆察看界面。10.按【清零】键清除错误记录,屏幕上的测试值会被归零;按此键4秒钟,存储测试的数据全部清零。11.按【关机】键关闭电源。12.17卸下安装板上的手把,用扳手将四个螺钉松开;并将测力仪上的安装板与测试头分别卸下,擦拭清洁后置于仪器箱内。(二)记录测试数据1.根据实验测试的要求,按实验指导书中表1所示的表格,绘制出不同土层的待用记录表,以供测定时做记录使用。2.测定各点的土壤硬度数据,并将各土层每次测得的土壤紧实度值填入记录表

7、,供数据处理和分析。六、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所测得数据,分别计算出不同深度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平均值。2.根据计算数据,分析各土层的土壤紧实度变化规律,并绘出变化曲线图。3.根据计算数据,分析A、B、C、D、E五个测试点各层(任意一层或全层)的土壤紧实度变化规律,并绘出变化曲线图(图2)。4.根据计算数据,分析A、B、C、D、E五个测试点各层(任意一层或全层)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坚实度的相关关系,并绘出变化曲线图(图4)。5.根据所测得数据,分析所测试点的土壤是否适合于耕作、播种的理想土壤紧实度,为机械化作业和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提供科学依据。附录

8、:图1实验地测试点取样示意图17图2不同深度土层下的土壤紧实度变化示意图图3不同深度土层下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示意图图4土壤紧实度与土壤体积含水率相关性曲线示例图(以根系密集水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