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ID:33794164

大小:88.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1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_第1页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_第2页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_第3页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_第4页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三类课程构建新的学力观。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继承和发展“自主,求实”的办学传统,坚持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通过总结、提升,提出走科技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建设具有科技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科技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校本课程在体现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一、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不同需求,凸显学校科技特色为培养学

2、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围绕南洋中学的办学传统和科技教育特色,对校本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体现科技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见校本课程一览表)1、课程开发过程中结合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1)南洋中学百年校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蕴含大量校本课程资源,这笔资源是南洋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挖掘、整理、提练,可以作为校本资源。已经开发为校本课的有《南洋校友院士追踪》、《巴金著作研究》、《南洋校友四烈士》等。(2)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特长需求以及教师专业特长和学校办学条件进行开发。开设了《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交际英语》、《英语口语》、《新能源》等课程,对实验班学生

3、加强了创新能力实践的培养,开设《创新能力实践课》。(3)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科技力量及校外基地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依托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少科站,为学生开设了《日用化轻工业品制备》、《天文组》、《桥牌》等课程。我们在校外基地东方绿舟设置了新能源考察站。学生在基地生动活泼地开展野外测试、实验,将自发的电力用于生活,品尝了创业的艰难,经受了失败挫折的考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丝不苟。使学生学到了终身有用的东西。我们组织学生去南京、绍兴进行社会考察,学生自行设计主题,通过访问、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融合了思想教育、道德培养、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培养,增强了知识迁移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写

4、出了《绍兴柯岩回音壁发声原理及结构》的研究报告。2、建立校本教材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洋中学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相对稳定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对较为成熟的五大类(科技、信息、人文、体艺、职技)近30门课程进行总结,编制成校本教材。如:《创新实验教程——图形计算器在实验中的应用》、《中学生概率论讲义》、《南洋院士精神》、《火箭制作与发射》、《OM教程》、《化学“多米诺”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义》、《形式逻辑》、《艺术体操》、《书画、篆刻》等。3、校本课程实施(1)学校宣传、动员,各教研组提出课程设计方案,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标、内容简介、开课教师、开课条件、开课年级、授课时数、人数、

5、场地设备要求等,报学校教导处。(2)学校经过初选后,向学生进行课程展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1~3门,并依序填报志愿表。(3)学校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开课科目和任课教师,组建教学班。并根据学生意向和学校教学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4、校本课程的学分管理1、课程结构的变化和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拓展了学生选择学习、主动发展的时空。在校本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发展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课程的评价准则也应有一定的对应和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⑴变学业评价为学力评价⑵接受性评价与主动性自我评价相结合⑶变终结性评价为全程评价我们在对校

6、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注意了三个维度:⑴扩大评价领域,包括认知的、技能的和情感的,建立态度、方法和心智发展等多元评价方式。⑵改变单一被动评价形式,建立既有来自教师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评价,以增加评价的丰满度。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过程管理。2、实施过程(1)制订“学分管理条例”,每位学生三年所修学分不得低于33分。学校编制《校本课程活动记录》,发给指导教师,及时记载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及学生出勤、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等。(2)学期结束,根据考勤、态度、参与程度、考核等指标,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学生评定学分。编制“校本

7、课程学习评价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登录到《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手册》,再汇总学校,教务处记载于学生学籍卡归档。(3)年级组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掌握学生上课情况。教导处进行不定期抽查及问卷调查。通过学分制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过程学习的意识大大增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了培养。王珏同学科技论文“校园物质与能源循环转换的实验探索”荣获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