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

ID:33798923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_第1页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_第2页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_第3页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_第4页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乖谬荒唐的金融阴谋论——读《究竟谁掌握了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   最近读到一篇奇文《究竟谁掌握了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原文附后),看上去应该是经济左派半吊子“专家”的文章,充斥着僵化意识形态的陈旧思维和专业上似是而非的“半瓶水晃荡”腔调。其思维之乖谬、结论之荒唐,令人不得不说道说道。因此大过年的花了点时间攒成这些文字。   作者的荒谬之一在于不懂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倒果为因,得出荒唐结论。   作者称“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一国的货币贬值意味着该国经济扩张;一国货币升值意味着该国经济紧缩。美国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来达到紧缩

2、中国经济的目的。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大踏步升值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大踏步地迈向紧缩的死亡之谷。”   这让人怀疑作者是否具有基本常识:一国货币的贬值或升值是该国经济扩张或紧缩紧缩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中国持续多年的粗放型增长由于人口红利下降、过度消耗资源、管理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原因难以为继,这才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导向的产业继续增长难度加大、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这同时也是中国当前提出通过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最主要的内在逻辑。   因此,作者所谓“人民币升值的产业后果是严重削弱了国内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同时增强了在华跨国

3、产业集团的竞争力”云云,也只不过如同庸医遇到发烧病人一律只会开退烧药一样荒唐可笑。   出于同一逻辑,作者宣称“中国央行是把国内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的流动资金收上来,交给了美元持有者作为其在华攻城略地的资本金,而这部分外资所形成的资本金又形成了信用贷款的能力,并进一步挤占内资企业的贷款额度,使内资企业贷款更加困难”,“由于对国际热钱流入实行宽松政策,导致对内资和中小企业实行紧缩政策”,也让人怀疑作者是否精神错乱或不食人间烟火。到任何一家银行去问问,便可知道究竟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占据了银行信贷额度的大部分?到任何一家经营良好

4、的本土企业去问问,便可知道优秀的本土企业贷款是否困难?至于那些“资金越紧张、竞争力越差”、贷款越困难的本土企业,恐怕更多还是应当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从外部找借口。   同样道理,把“国内资本开始从实体经济领域撤离而进入房地产等投机领域,逐步形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资,也纯属无稽之谈。本土产业如果不能从自身发现产业增长乏力的原因,并通过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整合实现转型升级,而是一味把竞争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不是无能就是别有用心。   作者的荒谬之二在于采用双重标准,选择性失明。   作者称“人民币升值有

5、利于在华的跨国产业集团降低进口零配件的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在华竞争力,最终抑制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同时,人民币升值造成大批出口导向型实体企业破产倒闭,形成银行坏账。在国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进口配件的成本优势压力;在国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所形成的价格压力。”   既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在华的跨国产业集团降低进口零配件的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在华竞争力”,难道不会也同时有利于中资企业“降低进口零配件的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在华竞争力”吗?既然由于人民币升值,“在国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进口配件的成本优势

6、压力;在国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所形成的价格压力”,难道不会也同时有利于中资企业降低进口零配件的成本、从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与跨国公司竞争吗?   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只看到一种因素对竞争对手的有利一面而无视对己方的同样利好,这是愚蠢、双重标准还是选择性失明?   如果说中资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管理等等方面的差距,难以有效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降低进口零配件成本的竞争机会,那你该怪谁呢?   作者的荒谬之三在于无视国际市场公认的事实,凭一己成见滥贴标签。   作者称“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等低

7、收益资产,形成收益倒挂和财富流失”,完全无视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在国际市场被公认为有较高安全边际和相对稳定收益的基本事实。   作者的荒谬之四在于指鹿为马、生拉硬扯,把毫无逻辑关联的事件蛮横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称“央行借助存准率等工具收紧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进而导致资本市场恐慌和A股价格下跌、IPO被迫停止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被废;一大批优秀企业被迫到境外上市,这些企业上市后的股票债券定价权转移到外资手中;另一方面,为了阻止指数在底部区域超跌并引起社会不稳定,证监会开始扩大QFII和RQFII的审批额度、组织交易所和券商到

8、国外游说外资到国内抄底,动员国际金融资本把国内投资者手上的证券资产低价买走,最终结果是中国资产廉价卖给了海外投资者,造成财富流失,同时提高了海外资本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权重和控制力”,这种粗糙蛮横的指鹿为马简直可以令所有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无语。   中国资本市场的痼疾由来已久,其根源在于其行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