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泄露你的心灵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

ID:33826794

大小:2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_第1页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_第2页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_第3页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_第4页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_第5页
资源描述:

《眼睛泄露你的心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眼睛泄露你的心灵撰文  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Susana Martinez-Conde)       斯蒂芬·L·麦克尼克(Stephen L. Macknik)翻译  韩彦文             当你阅读一行文字时,眼睛从左到右迅速扫过,每个字依次成为视线的焦点;当你盯着某人的脸,眼睛同样“不安分”,视线四处飘移:左眼、右眼、鼻子、嘴……回想一下,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无论是在浏览文章、打量别人,还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时。    这种随意的眼运动叫做眼跳(saccades),只是眼部肌

2、肉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我们的眼睛一直都在动,即便处于注视状态——如盯着某人的鼻子、眺望海天交界处的帆船时,也是如此。在清醒状态下,我们有80%的时间都在盯着这样那样的东西看,但不管看什么,眼睛总以我们无法察觉的幅度跳动。这种跳动对视觉的产生非常必要,如果让眼球在注视时保持绝对静止,你很快就会发现,眼中的静态景象完全消失了。    直到最近,这些“注视眼动”(fixational eye movement)才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50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幅度最大的一种注视眼动——微

3、眼跳(microsaccades)到底有何作用?一些科学家认为,微眼跳不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有损视力,因为眼睛不断地跳动会使视线模糊。不过在美国菲尼克斯市巴罗神经学研究所,本文作者马丁内斯-康德教授所在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却表明,当一个人注视静态景象时,必须依赖这些微妙的眼动过程,才能产生相应的视觉感知。    微眼跳还是一个“跳板”,神经科学家借此可以了解大脑利用视觉产生意识知觉的方式。过去几年,我们和其他同行找到了与微眼跳有关的神经活动模式,这使我们不得不相信,人类的绝大部分视觉感知,都是在微眼跳的作

4、用下产生的。而且,这种细微动作的运动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指向人们真正关注的地方,即便眼睛正盯着其他地方——眼睛真正成为了我们思维的窗户,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意愿流露出来。图片:无标题.bmp上传时间:2008-5-2014:29:55图注(从左向右): 特罗克勒实验:1804年,瑞士哲学家特罗克勒发现,有意识地专注于某物时,该物体周围的静止图像会从视野中消失。盯着中央的红点,同时注意红点外周的蓝色圆圈,蓝圈很快会从视野中消失掉。眼睛移动一下,它又会重新出现。 观察眼运动:这是一个能够“看到”注视眼

5、动的实验。注视中央黑点一分钟左右,然后看相邻黑方框中的白点。你可以看到,白色交叉线上的黑色残留影像在不停移动,这就是注视眼动产生的效果。 错觉运动:眼睛在上图中随意移动,你会看到3个“滚筒”似乎在旋转。但只要一直盯住图中央的某个蓝点,旋转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止。因为固定双眼能够终止错觉旋转,本文作者推测,注视眼动可能在错觉生成中发挥一定作用,虽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    即便你专注地看着某个物体,眼睛也从未停止跳动,只是你没有察觉到,因为这种微小的眼运动,对视觉功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00多年

6、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眼睛会不停地动”的秘密。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指出,让一个人的双眼保持静止是非常困难的,他还认为“跳动着的注视”能防止视网膜疲劳。    人的眼睛为什么要不停地动?从动物身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由于及时察觉环境变化有利于生存,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出了监测环境变化的能力。视野里出现某种运动变化,往往意味着捕食者正在靠近,或猎物正在逃离,这些变化促使视觉细胞以电脉冲的形式及时作出反应。而不动的物体通常不构成威胁,

7、动物的大脑和视觉系统也就没有进化出相应的监测机制。青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只苍蝇停在墙壁上,青蛙是看不见的,而一旦苍蝇飞起来,它立即就能发现,并用舌头抓住它。    冯赫尔姆霍茨猜想,青蛙看不到静止的物体,是因为静止的物体不能刺激神经,导致了神经适应——视觉神经细胞逐渐降低电脉冲输出量,直至停止反应。神经适应可以节省能量,但限制了感知能力。虽然人类也有这样的神经适应过程,但和青蛙不同,我们能清楚地看见静止物体。奥妙就在于,人的眼睛能自己制造运动。注视眼动使整个视觉景象相对视网膜移动,以此刺激视觉细胞

8、,使它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防止神经适应。这样一来,静止物体就不会从视野中消失了。    相反,注视眼动减弱,视野中的影像就会慢慢消失。早在1804年,瑞士哲学家伊格纳茨·保罗·维塔尔·特罗克勒(Ignaz Paul Vital Troxler)就报告说,有意识地专注于某一事物,视野周边的静止图像会逐渐消失(见左页下图)。其实,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专注于某一事物会使注视眼动的频率或幅度暂时降低,注视焦点之外的事物的视觉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眼运动的频率和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