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

ID:33853398

大小:1.01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3-01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_第1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_第2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_第3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_第4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头像与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01年J.H.范特霍夫(荷兰)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每位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会清楚的记得化学动力学中著名的范特霍夫法则。1902年E.H.费舍尔(德国)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1903年S.A.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化学动力学中那个最著名也最重要的阿累尼乌斯方程。1904年W.拉姆赛(英国)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1905年A·冯·贝耶尔(德国)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2、                 1906年H.莫瓦桑(法国)从事氟元素的研究。1907年E.布赫那(德国)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E.卢瑟福(英国)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我一直以为他获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9年W.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1910年O.瓦拉赫(德国)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1911年M.居里

3、(法国)发现镭和钋。唯一的一个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还用多说吗!1912年V.格林尼亚(法国)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有机化学中常说的格氏试剂即是。  P.萨巴蒂埃(法国)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格林尼亚萨巴蒂埃1913年A.维尔纳(瑞士)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1914年T.W.理查兹(美国)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R.威尔斯泰特(德国)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1916—1917年未颁奖1918年F.哈伯(德国)发明固氮

4、法。客观的说,哈伯很伟大,只可惜,他上错了船。1919年未颁奖1920年W.H.能斯特(德国)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著名的能斯特方程。 1921年F.索迪(英国)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1922年F.W.阿斯顿(英国)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1923年F.普雷格尔(奥地利)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4年未颁奖1925年R.A.席格蒙迪(德国)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1926年T.斯韦德贝里(瑞典)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H.O.维兰德(

5、德国)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1928年A.温道斯(德国)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1929年A.哈登(英国),冯·奥伊勒·歇尔平(瑞典)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哈登歇尔平1930年H.费舍尔(德国)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1931年C.博施(德国),F.贝吉乌斯(德国)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和哈伯一样,两位杰出的工程师上错了船。博施贝吉乌斯1932年I.兰米尔(美国)创立了表面化学。1933年未颁奖1934年H.C.尤里(美国)发现重氢。1935年J.F.J.居里,I.J.居里(法国

6、)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应该说,这是一对苦命的夫妻。居里夫妇1936年P.J.W.德拜(美国)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没找到图片,还会继续找下去,因为我忘不了那个德拜-休克尔规则。1937年W.N.霍沃斯(英国)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卡雷(瑞士)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A、B2的研究。霍沃斯卡雷1938年R.库恩(德国)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1939年A.布泰南特(德国)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鲁齐卡(瑞士)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布泰南特鲁齐卡1940年—

7、1942年 未颁奖1943年G.海韦希(匈牙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1944年O.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反应。1945年A.I.魏尔塔南(芬兰)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1946年J.B.萨姆纳(美国)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H.诺思罗普,W.M.斯坦利(美国)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萨姆那诺斯罗普斯坦利1947年R.鲁宾逊(英国)从事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A.W.K.蒂塞留斯(瑞典)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1949年W.F.吉奥克(美国)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

8、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1950年O.P.H.狄尔斯(德国)、K.阿尔德(德国)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说句心里话,我是非常不喜欢这两位先生的,他们搞得那个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是每次有机考试的重点,那个合成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